杨浦区已介入调查英商班达蛋行旧址被拆事件
■英商班达蛋行
资料显示,英商班达蛋行是上海第一家蛋品储存企业,始建于民国时期,建筑面积达5860平方米,解放后收归国有,更名为上海申宏冷藏储运有限公司。班达蛋行冷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典型的的现代设计风格厂房,顶部下端外立面有弧线装置处理。
晨报记者 查睿
记者昨日走访现场发现,拆除作业已经停工,但厂房已被夷为平地。可惜的是,附近很多人并不知道该旧址是保护建筑。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施工单位出于安全因素拆除该旧址,并未用于商业开发。
杨浦区政府表示,区文化执法大队已经介入调查,并尽快公布调查结果。
“邻居”不知是保护建筑
昨日下午,记者赶到英商班达蛋行旧址——腾越路2号,单从外面看,这里很有上世纪老厂房的感觉,爬山虎遍布大门,铁门上还挂着“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的标语,记者还在大门侧面看到了市政府颁发的“五优仓库”的荣誉牌。
虽然铁门紧闭,还被彩条塑料膜封得严严实实,但从门缝处仍然可见里面的场景。除保安室和厂区变电室外,其他厂房已被夷为平地。记者还看到里面有人晾衣服,但喊了几声,并未有人来开门。
记者攀到旁边的废品收购站一处废弃的围墙上,能够清楚地看到现场情况。该厂区另一端连接黄浦江,但厂房早已不复存在,仅有的两台挖掘机停在砖石瓦砾上。记者依稀看到远处一面尚未拆除的墙壁,墙上有几处圆形通风口,猜测可能是原厂房。
当记者回到大门口踮脚往里看时,保安室二楼一个中年男子探出头来询问:“你干嘛的?”记者问这里以前是不是一栋保护建筑,男子称不知道,“我们是看门的。”记者问是否可进去看看,男子拒绝说:“不能,上面打电话来说不能开门。”问上面是什么部门,男子沉默。之后无论记者如何询问,该男子均不作声。
由于未能进入现场,记者走进旁边的变电站。变电站两名工作人员均未听说这栋厂房属于保护建筑,其中一人还嗤之以鼻:“那破房子哪里是保护建筑?”
而废品收购站的一些小贩也表示未听说是保护建筑的说法,但证实此前这里有些老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