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哭着对我说,银行里买的理财产品也会骗人!
视频:在银行里买理财产品为何血本无归?
这两天,每天都会有不少投资人去光大银行真新支行"讨说法"。他们说自己在2013年九、十月间,在这家网点理财经理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款收益率高达11%的理财产品,利息按季度支付,可他们发现,从去年9月起,利息就没有到账过。产品到期了,他们又被告知,本金都没了,有人损失高达几百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收益率11%的理财产品,靠谱吗
投诉人俞女士说,她是2013年10月21号,在光大银行上海真新支行签约,购买了一款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1%的理财产品,当时该产品是100万元起售,三个月结一次利息。该产品是她相识十多年的银行理财经理朱某推荐的。
网银转账凭证显示,账户 开 户行是光大银行真新支行 , 收款方是上海巽益投资管理中心 。而合同上, 企业方落款敲的也是上海巽益投资管理中心的章 。
一开始,利息的确按时打到俞女士账上,但从去年9月起,她就再也没有收到过利息,到去年12月产品到期,连200万本金也没拿回来。跟俞女士相同遭遇的还有六七个人,像这位石先生,损失高达300万。不过,光大银行却表示,这款产品与他们无关。银行方面还表示,根据账户倒查,消费者所买的这款产品,是一家基金公司销售的。
于是,记者辗转找到位于江桥万达的这家公司,发现所谓上海总部环境很简陋。负责人表示,这款有限合伙产品,主要投向江西九江的一处房地产项目。不过那个项目从去年下半年起就开始烂尾,开发商已经撤走,眼下,它们正在联系其他接盘方。至于当时产品是在哪里卖的,他也无从查证。
然而消费者却有点想不通,它们说,当时,从填表到签合同都是在银行网点进行,怎么突然就翻脸不认账了呢?
产品经理否认销售过产品
投资人石先生:工作人员介绍它是内部产品,后来我又想是在银行大堂里签的,又不是在外面。合同本子也是在光大银行柜台里拿给我的,那我肯定就相信了。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义广:第一种情况就是银行把客户需求倒卖给了其他公司,这种情况你买的是其他公司的理财产品。第二种情况理财公司利用银行场所来销售它的产品,让你误以为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但实际上和银行一点关系没有,但我们也不可否认上述两种情况下,个别银行网点明知道存在这种情况没进行大力禁止。
的确,合同上没有银行署名,从表面来看,银行似乎跟这事是没关系。但再细想一下,假如没有内部人员默许或"帮忙"牵线,要想在管理严格的银行网点内,堂而皇之推销理财产品,甚至拉客户签约,真有那么容易吗?
其实近年来,受佣金回扣诱惑,一线银行客户经理做"私单"已不是个别现象,之前银监会还专门开展过大面积排查,但因事后举证困难,最后只有极少数投资者能维权成功。在这里我们也要提醒大家,购买任何理财产品前,都不要被所谓的高预期收益率所迷惑,工作人员的口头承诺都不作数,一切还是要以书面合同为准。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