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专家Jonathan Webster教授应邀做客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图]
2016年9月26日—27日,国际著名系统功能语言学家Jonathan Webster教授应邀在上海交通大学外语楼214会议室做了两场系列学术报告。报告题目分别为 Making meaningful choices or whatever grammar will allow 和 Exploring ‘the adjacent possible’ in verbal art and verbal science . 两场报告充分体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思想和观点。
在报告中,Webster教授重点介绍了语言的元功能性、盖然性和系统性。语言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也是一个创造意义的系统,即意义发生系统,而词汇语法是构建意义潜势的源泉。语言的元功能决定了语言演变的方式。语言在社会互动中演变,在识解经验和构建人际关系中,具有内在的模糊性。元功能、盖然性、系统性,均与意义的选择息息相关,意义选择集即为意义潜势。意义发生具有三个时间维度,即社会符号过程(种系发生)、个体语言发展过程(个体发生)、语篇发展(话语发生),强调了语篇和系统之间的示例化关系。
第一场报告中他运用多模态手段例举了概念意义、逻辑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在具体语篇中的应用,为第二场报告从语法隐喻视角讲解言语科学和言语艺术做好了铺垫。
Webster教授的报告具有高度的理论性、严密的逻辑性、强大的实用性,给在座的师生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进行描写、分析和解释以极大的启迪。
马丁中心执行主任王振华认为,Webster教授“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讲得生动有趣、逻辑性强、听众反应良好。”
Webster教授是香港城市大学汉语、翻译及语言学系学术带头人,是“韩礼德语言研究人工智能应用中心”主任。Webster教授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编了《韩礼德文集》、《韩茹凯文集》、《兰姆文集》等多部语言学名家文集,在国际语言学界具有广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