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掀A股监管风暴 交易所紧盯停复牌和增减持

12.10.2015  09:30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时光机,相信很多投资者期望回到2015年6月15日,因为从这一天开始,狂风骤雨般的连续大跌,不仅让投资者损失惨重,也极大地破坏了整个市场的生态环境。频频出现的违规交易,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如今,随着市场逐渐回归正轨,A股市场掀起了一波威力惊人的“监管风暴”,使各种各样的违规行为浮出水面。恰恰是这样的背景之下,市场各方越来越认识到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性。因为规范的内部治理,渗透着上市公司的方方面面。正因为此,《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5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活动中,“最佳内部治理上市公司”这一榜单,体现出了其内在的含金量。

    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刚刚过去的6月~9月,是如此的煎熬和漫长。持续近一年牛市所培育起的雄心壮志,在这4个月中,伴随着股指的急速下挫而灰飞烟灭。如今看来,正是当时的极端行情,引发了诸多市场乱象,也恰恰是极端行情掩盖下,各种形式的违规行为虽然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但在当时行情向好的大背景下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

    正义可能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伴随着9月行情的逐步企稳,A股刮起了力度惊人的“监管风暴”,当初的各种违规行为,也随之暴露在市场的镁光灯下,违规者也必将付出相应的代价。

    证监会连环“重拳”打击违规

    对于一直关注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以及官方微博的投资者来说,近期以来相信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监管层对于违规行为的态度越发严厉,每一次的新闻发布会上,总会曝光并处理一批违规的典型案例。

    10月9日,证监会通报了8月中旬,对25家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含相关子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管理及运行安全等事项进行了专项现场检查。经检查发现,部分机构不认真、不深入,存在前期自查中漏报涉嫌配资账户,或者部分产品下设子单元违规进行证券交易等问题,严重违反证监会“了解你的客户”等监管规定。对此,证监会决定:拟对3家证券公司暂停新开证券账户1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部分基金公司也受到了实施相应监管措施的处理。

    与此同时,证监会于本月9日和10日连续两天集中举行听证会,对涉嫌违法减持的11起案件进行听证。这是证监会首次对违法减持案件举行大规模集中听证会。这批听证的11宗案件包括“丹邦投资涉嫌违法减持丹邦科技(002618,SZ)”案、“郭洪生涉嫌违法减持蓝英装备(300293,SZ)案”、“王传华涉嫌违法减持阳谷华泰(300121,SZ)案等。

    实际上,上述行动仅仅是证监会近期打击违规行为的一个缩影。就在国庆大假之前的9月29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集中力量对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一致行动人及实际控制人违反法律规定减持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并对首批8宗案件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其中,涉案违法超比例减持金额最高为18323.6万元,违法减持的比例最高达3.83%,罚款总计2842万元。

    9月29日,证监会除集中作出一批行政处罚决定外,还对11宗案件调查审理完毕,已经进入告知程序。11宗案件中,包括3宗内幕交易案件、4宗操纵证券期货案件、1宗欺诈发行案件、2宗信息披露违法案件和1宗传播虚假信息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证监会近期以来对违规行为一直保持高压态势。9月25日,证监会宣布,对9宗案件作出正式行政处罚决定(3宗内幕交易案件、2宗操纵证券期货市场案件、2宗信息披露违法案件和2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案件);9月18日对5宗操纵证券是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并透露已完成对第二批共19宗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一致行动人及实际控制人违反法律规定减持和短线交易案件的审理工作,进入事先告知程序。

    当然,在近期以来市场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证监会在9月11日通报的,对马信琪涉嫌操纵暴风科技(300431,SZ)股票价格和孙国栋涉嫌操纵全通教育(300359,SZ)、中科金财(002657,SZ)、暴风科技等13只股票价格的处罚,极大地震慑了各路短炒游资。

    交易所“多管齐下”治理

    在市场逐渐回归正常轨道之后,证监会对各种违规行为的高调处罚,引发各方广泛关注。

    与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A股市场的证监会相比,上证所和深交所的处理则显得低调很多,但是从实际的影响来看,或是处罚或是问询“多管齐下”的监管方式,同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就在9月26日,深交所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同时挂出一则信息,内容为对锐奇股份(300126,SZ)、东方网络(002175,SZ)相关当事人涉嫌背信行为启动处分程序,引起了市场各方广泛关注。这也将两家公司上演的“高送转闹剧”,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其实在此之前的9月23日,深交所网站上的监管信息公开栏目下,就已经公布了向锐奇股份发布的《关注函》,内容正是公司在董事会在提议10转15高送转议案后,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吴明厅又在公司股东会上投出反对票一事。

    与证监会主抓“大案要案”不同,交易所层面更多关注上市公司及相关方,在日常经营和信披活动当中的一些违规行为,但恰恰是因为涉及公司数量以及事件较多,交易所公布的监管信息更加丰富,更容易让市场各方看清楚目前的监管动向。

    以上证所为例,在监管信息公开一栏中,设置了包括监管动态、监管措施、监管问询、市场检查相关纪律处分等多个栏目;深交所监管信息公开一栏也同样包括监管措施、问询函件等多个方面。引起记者特别注意的是,在9月以来,上证所就发出多达逾50份问询函,内容包括“要求公司加强停复牌管理”、“及时披露员工持股计划”等多方面的信息。同时,西藏旅游(600749,SH)、ST宏 盛(600817,SH)、丰林集团(601996,SH)以及太化股份(600281,SH)等多家上市公司及相关方,受到了上证所的通报批评处理。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出现各种问题,或多或少都会损害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事实上,很多投资者在关注一家上市公司时,容易忽视内部治理情况。从万福生科(300268,SZ)造假上市、光大证券(601788,SH)乌龙交易等诸多“黑天鹅事件”事件来看,均体现了内部治理的重要性。因此,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5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活动,就设立了“最佳内部治理上市公司”、“最具竞争优势上市公司”等八大榜单,全方位帮助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甄选。

    目前,“2015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活动的投票环节已经圆满结束,组委会正在紧张统计广大普通投资者,以及上百家机构的投票情况,最终获奖名单也将产生,颁奖典礼预计将于11月初在成都举行。口碑榜期待您的继续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