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党代会】《人民日报》访姜锋:“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
何为一流大学?一流人才是重要指标。
在创建一流的过程中,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是各高校必须着力的方向。一所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院校,如何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精准发力?记者专访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
记者:您如何诠释和理解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
姜锋 :我们对于“双一流”的理解和诠释,要有两个要素。 一个是“中国特色”,另一个是“世界一流”。 “特色”是基础和前提,不同类型的高校和学科要“差别化发展”, 无论是师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我们都要牢牢立足中国国情,凸显特色,不能一味地跟风模仿,被牵着鼻子走。
当然,坚持特色绝非固步自封。坚持特色的目的是追求“一流”,“一流”是目标和方向, 所谓“一流”,不是说追求跟其他国家的“相同”,而是要获得全球影响力。因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特色发展中求一流”。
以我们学校的学科特色外语为例。外语是国家大事。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语言。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没有语言这把钥匙,人际、民族、国家之间的“心灵之锁”就难以打开,“一带一路”战略的大门就难以真正开启。从这个意义上讲, 语言是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首要基础,外语教育具有战略意义。
记者: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创建“双一流”的双重任务下,外语类高校面临怎样的新形势与新使命?
姜锋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新时期重大的战略布局,需要国家外语能力铺轨架桥,外语能力是国家参与全球事务的战略资源。深入开拓与各国社会间的关系,取得文化差异如此之大、国情民情如此不同、需求利益各有侧重的60多个国家对“一带一路”的认同,应该说,使命艰巨。
从高校在其中的作用来看, 我国高等外语教育传统上多注重通用语种,大语种,偏重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语言,对其它地区和国家的语言学习有“赤字”,具体来说,对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和地区如亚非拉、中东欧的非通用语或小语种还关注不够,语言赤字直接导致知识赤字。现在,我们要去了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情、社情、民情,实现心灵沟通,核心和首要问题就是语言。 为此,外语类高校应该围绕着做强语言核心竞争力, 不断丰富和拓展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有针对性地发展交叉学科,在国际化特色上狠下功夫;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 从“会语言”到“通国家”并“精领域” ,造就能够参与全球事务的通才和通晓国别区域与领域的专才;在科学研究上, 传承基础研究的特色,发挥新型智库的作用,通过多语种、多国别的协同研究为健全国家全球知识体系做出独特贡献 ;树立全球意识,进一步丰富全球化内涵, 拓展中国学生国际视野与培养国际学生中国视角同步推进,外国语言文学与汉语国际教育并重。
当前,外语类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央提出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来华杰出人才等五类人才。这就要求所有外语类高校一方面要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和服务于中外人文交流,坚持问题导向,一方面要意识到传统上外语单一学科的理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现有的学科和专业布局需要做出调整,要在教学与研究中加强外语本体知识与相关知识体系的交叉整合,创新学术研究的组织机制,打破学科壁垒和专业藩篱。
记者:为此,上外做了哪些探索?
姜锋: 在新形势下,我们提出 “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实施“多语种 + ”战略, 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改革。为培养全球化时代亟须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学校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畅达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区域、国别+领域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
“多语种”指的是至少精通两门以上第二语言,具有出众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 + ”指的是“互通互联”,即以基于多语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为前提,打破专业、学科壁垒,以人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自觉,以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促进国别、区域研究意识,以问题研究导向提升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专精; “+”不是简单相加, 而是“融合”:一是“通(融通)”,即通过开设大类课程、辅修专业、创新实践等贯通专业、学科;二是“化”,将多语言能力通过“比较”“贯通”等“化”为“领域”优势。
外语院校办学质量如何最终要看为国家和地方发展、为社会进步、为人才全面发展和为中外人文交流的贡献程度。这是我们办一流外国语大学的要义所在,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