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华理这群年轻人竟然把“设计立县”带回家 《青年报》整版:汲取地域资源 再造梦中故乡

06.03.2019  18:21

过去的一年多里,我校艺术学院何宇瑶等5名学生带着“设计立县”的想法走进故乡松溪,并期待着把家乡建设成为别人心中的“外面的世界”。新学期开学,他们又带着“设计立县”的新成果回到学校,继续耕耘梦想。3月6日,《青年报》以整版篇幅对学子们用所学知识服务家乡建设的故事作了深度报道,全文刊登如下。


福建松溪,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2017级研究生何宇瑶的家乡。“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过去的一年多里,何宇瑶等5位学生带着“设计立县”的想法走进故乡松溪,寻找答案,并期待着把家乡建设成为别人心中的“外面的世界”。新学期开学,他们带着“设计立县”的新成果回到学校,等待梦想之花继续绽放。为城市带去不一样的价值,这也是一直鼓舞这些学子前行的动力。


想法

将地域特色资源打造成地域品牌

六年前,何宇瑶站在松溪的山头遥望上海,期盼通过高考的跳板走向梦想的舞台。她做到了,她来到了华理,但是越努力,仿佛离家越远。六年后,妈妈的一句“累了就回来”,让她重新出发,重新观察自己的家乡。

从本科到硕士,在华理的六年里,“95后”的何宇瑶一直攻读于工业设计专业。她开始以工业设计为坐标系来衡量周围事物,尝试运用系统思维思考问题,并且从更高的格局层面来认知事物。在精准扶贫的政策下,带着“设计扶贫”“设计立县”的想法,何宇瑶想用自己的所学——设计去建设家乡。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何宇瑶等5位同学带着“设计立县”的想法走进故乡松溪,寻找答案。

虽时值冬日,百年樟树林、鹅卵石铺就的古巷,仍青樟摇翠、溪水泛波,这里便是松溪的梅口古渡。何宇瑶听爷爷说,松溪梅口古码头,形成规模于明朝洪武年间,千百年迎来往送,多少人在这里,离家,归家,昔日的喧嚣繁华却逐渐被人遗忘。

在松溪县万前村,至今还生长着世界罕见的“百年蔗”。这是雍正四年,村民魏世早的先辈种下的。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宿根蔗,它的生长离不开松溪万前村蔗农祖祖辈辈的辛勤劳动。甘蔗地陪伴了多少人的一生,生生不息;百年蔗熬出的红糖滋养着松溪人的子子孙孙,天长地久。

松溪还很多地域特色资源,何宇瑶由此想到,将这些地域特色资源打造成地域品牌,以品牌来拉动整个县域特色产品以及经济发展,是振兴松溪的发展方向。


实践

团队为松溪县提供地域特色创新产品

2018年5月,何宇瑶走访松溪企业40余家,走遍松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万前村、梅口埠等地,写了数万字的松溪县的整体产业发展现状。随后,她及时将自己的想法汇报给学院的“设计立县”团队,在团队专家的指导下,确定方向、搜集资料、制定规划,积极与县委县政府沟通。

2018年10月,华东理工大学作为发起院校,策划了“千年松溪百年蔗”文化旅游节,联合上海五所高校的设计学科师生力量,为松溪县提供地域特色创新产品、创新包装设计的方案,就此逐步推进松溪县与华东理工大学“设计立县”团队的合作。

据了解,文化旅游节的开展就是对松溪文化的传承和积淀。同时,为了进一步使得地域文化与文化价值得以延续,华理工松溪县“设计立县”团队还在助力打造“松溪茶堂”概念主题文创空间,并计划今年于上海设计周亮相。

刚刚过去的寒假,为进一步推进“设计立县”,学生们带着半年来学业上的进步和设计思考,再次来到松溪,聚焦精准扶贫,为推动优秀作品落地进行深入对接。

白天进行实地调研的同时,社会实践队利用晚上的时间,将白天记录的地理、文化等资源进行整理,对比之前的设计进行深入讨论与完善。临走前,实践队的同学们又一次实地走访了“百年蔗”品牌企业,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从加工工艺、产品结构等方面,充分了解企业设计需求,对后续深化设计进行铺垫……

同为“95后”的陈珊,参与“设计立县”4个月,她设计的《“蔗公”吉祥物》获得“千年松溪百年蔗”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大赛一等奖,《白糖&年儿》等也获得了其它奖项。“今年1月再次前往松溪进行深入调研的时候,看到了自己设计的百年蔗吉祥物人偶站在店门口宣传百年蔗红糖;也看到了店内摆放着正在出售的吉祥物玩偶。现在人们愿意为体验、服务和情感买单,我希望我的设计能够为百年蔗红糖这个品牌带去一个故事,带去一种设计创新的力量。

陈珊兴奋地说,松溪本身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故事可讲,通过设计的力量去挖掘文化本身,从而带动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个正在学习设计、想要成为设计师的人来说,看到自己的作品落地,总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虽然这次的设计还是存在一定的遗憾,但我相信每一次的历练于设计者而言都无比珍贵。

再回首,何宇瑶感叹说:“从前,一直拼命读书,想着通过高考考出去,很少真正地观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来到上海以后,才真正开始思考家乡对我的意义。”她也在参与过程中越发发现:松溪虽然已经逐渐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但是各产业体量较小,多数产品也均缺乏设计创新,要想激发各产业更大的经济活力和利润空间,就要注入设计创新的力量来提升各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价值。


启程

带着振兴乡村的信念,踏上故乡的热土

传承,远不止于松溪。随行的同伴们经过了松溪之旅,也纷纷启程,带着对“设计立县”的思考、振兴乡村的信念,踏上了故乡的热土。

广西三江同样有着太多历史的记忆。“设计立县”的理念一直在延续,“设计立县”的队伍也辗转来到了三江,走访了三江高友村的鼓楼、风雨桥、愿景馆等地,对当地的民风民俗、民族语言、民族建筑、民族饮食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于高友村来说,极具区域特色的历史文化与地理资源,是弥足珍贵的。通过立足区域文化特色,能够开发符合当下大众口味的文化旅游体验,并通过开发创新旅游纪念品、旅游装备等塑造品牌形象,扩大区域文化影响力。对此,基于三江侗族特色,华理艺术学院学生已设计了一系列文创产品与视觉形象,这些设计通过“设计立县”计划能够得到进一步推进并落地。

朱哲灏设计的《松荫长溪》获得“千年松溪百年蔗”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大赛茶盘组第一名,设计的相关创新包装设计也有获奖。其实,不止是松溪,朱哲灏还完成邯郸成语小镇吉祥物立体化设计,参与了侗族文创设计项目的产品创意、建模渲染等环节。“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看到那些地区产业因为设计的介入而发生转变,我们为城市带去了不一样的价值,这也是一直鼓舞我前进的动力吧。

设计不是技能,而是表达,表达一个群体对事物的情绪与认同,对生活的偏执与骄傲。设计不仅仅关注当下,更要关注未来,能否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价值。”这是何宇瑶对设计的理解,她觉得对一名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能够把所学知识用于家乡建设、让家乡成为别人心中的“外面的世界”更让人激动的了。

学生们感叹,其实,传统的复兴,又何止设计;天下之大,又何止松溪、三江。“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故事都在每个人家乡的土壤里长着,都在妈妈的歌谣里唤着。

校方介绍,“设计立县”将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子将带着一身所学与满腔激情,回望家乡,加入乡村振兴计划,助力乡村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产业壮大经济。


原文来源: 青年报   |  发表时间:2019-03-06  |  作者: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原文链接:  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hone/qnb/html/2019-03/06/node_12.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