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举办“城乡发展论坛”解读“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24.10.2022  10:4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0月23日上午9:00-12:00,上海财经大学“城乡发展论坛”第一讲于线上开讲。本次论坛主题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论坛荣幸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程国强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徐志刚教授,上海市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杜小强主任,农民日报社上海记者站站长胡立刚等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本校及校外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近300多位师生参会。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锦华研究员主持。与会专家围绕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各抒己见。

程国强教授首先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内容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当前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面临水土资源紧缺问题、农业供给体系大而不强、农业生产方式仍然粗放、农业科技和物资装备水平“卡脖子”、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等五大困境。针对以上农业现代化困境,程国强教授从五个方面提出未来加强农业强国建设的路径:第一,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强国建设的主要任务。第二,要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来进一步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第三,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用现代物质装备来武装农业,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来改造农业。第四,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模式。最后,把主体与农业现代化相匹配,实施高质量新型农民培育工程。

徐志刚教授认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是一种结果,一种状态,它更是一个不断渐进发展的一个过程,要结合实际经验和现有理论,总结中国式农业农村发展路径,讲好中国的故事。对此,徐志刚教授从城乡协调融合发展、政府与市场、国内与国际、农民与集体、公平与效率等五个关系展现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徐志刚教授认为,未来中国式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化,需要坚持如下原则和要点。第一,全面推行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是改善民生,中国式现代化的政策目标应是以人民为中心。第二,加强科技投入和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创新机制协调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关系。第三,以多维的共同富裕为目标,不断改进强富美高的农村生活的面貌。

杜小强主任认为,现代化是各国发展的一个目标,但是我国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处理好了“向西方学什么”、“坚守什么”,保留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模式。此外,杜小强主任还结合上海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认为上海的农业农村发展在价值取向上凸显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在整体的布局上强调优化新城、镇域和乡村三个空间,在发展上认清了空间稳定、地位突现和功能复合这三个趋势,在乡村振兴推进落实上强化了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和幸福乐园三个重大的抓手,建议今后要把握大都市发展的规律,在整个城市发展的大格局中思考和谋划乡村工作,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

胡立刚站长认为,探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话题,要严格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体制和农村经营体制两大前提,并提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目前面临三方面的主要瓶颈:一是农业的比较效益,二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三是三农民增收乏力,农民的精神文化不够丰富。因此,胡立刚站长认为破解这三个瓶颈,需要从“围绕城乡融合目标发展乡村新产业为农村经济造血”和“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为农村集体经济输血”的造血输血机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尤其是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把乡村富含价值的生态美学资源变成乡村的产业资产,充分挖掘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实现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实践。

张锦华研究员认为探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道路,是我们党在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明确过去的很多战略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怎么样的逻辑关系,在新的历史方位如何继续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立足四个支点,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根本路径,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仍是首要任务,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是重要目标,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突破口,在新的历史阶段,寻求新的中国特色的实现路径。

许庆研究员认为,认识和理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式”,另一个是“现代化”。由于中国的发展是有其内在的逻辑,“中国式”是一种内敛式的发展,不同于西方国家外延扩张式发展;而“现代化”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可以从城市化加以解释,这其中就涉及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王常伟研究员提出发展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的,中国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包容现代化,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化,具有动态演进特征。

盖庆恩研究员提出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把握两层关系:一是一般规律与中国国情结合,二是从城乡二元到城乡融合的统筹发展。

刘进副研究员提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不能离开人口规模,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考虑大国小农的现实国情是存在的,要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完善”等内容有序推进。

最后,城乡发展研究院院长吴方卫教授做总结发言。吴方卫教授表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应该往什么路径发展,是未来需要关注研究的重点。我们农业农村还有大量人口在农村,要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现代化建设关键在实现农村现代化,应充分认识到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能否达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中国乡村振兴。

(供稿:刘进 供图:李雪梅 编审:田大有 收稿时间:2022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