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宁生现身复旦大学 曾提出给本科生“增负”
昨天,复旦大学新任校长许宁生出现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距离新华社官微发布“许宁生接任复旦大学校长”消息还不到24小时。而在其此前任职的中山大学,许宁生一直以低调且亲民的作风受到师生们的喜爱。
录取通知书一一亲笔签名
在调任复旦大学校长的消息发布之后,许宁生在中山大学毕业典礼上和学生合影的照片在网上疯传开来。照片中,一名身穿学生服的女生,左手托着下巴,抬起右脸对着许校长,做出一副索吻的姿态。许校长则带着笑意望着右前方。
“在往届的毕业典礼上,像这样‘调戏’许校长的师兄师姐很多的,许校长平易近人,也乐于接受学生们的这种‘调戏’。”昨天下午,中山大学人类学专业大四学生李季科告诉记者,自己2011年考入中山大学,2011年的开学典礼,是许校长第一次以校长身份欢迎新生。本想着在明年的毕业典礼上和许校长来一张特殊的合影,现在只能成为一件憾事了。
一位参与过毕业典礼的中山大学普通教师在微博中写到:在2014年毕业典礼的最后一场,主礼教授们都离场后,许校长专门走回来和工作人员一一握手,表示感谢后才离开。
许校长为中山大学社团题词的事情,也给李季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李季科说,中山大学青年社团为了庆祝35周年社庆,特意邀请许校长题词。“当时找到校长助理,助理说校长一定愿意的,就直接答应了。果然,几天后,社团就收到了许校长亲笔题写的‘风华正茂、只争朝夕’八个大字。”
“今年的本科生录取通知书,落款的校长签名,也是许校长一份一份亲笔题写的。”李季科说,许校长离任中山大学,中大的老师和同学都感到突然,更多的是不舍和祝福。“23日晚上9点多的消息公布之后,周围同学的微博微信朋友圈里,大家都在留言,对许校长的离任表示难舍。”
极少接受媒体采访
任职中山大学校长以来,许宁生极少接受媒体采访。在今年的公开报道中,也只有3月参加两会时和媒体谈高考,以及6月谈本科招生和培养两则新闻。
“其实我觉得许校长是‘选择性低调’。”广州日报教育新闻记者胡华(化名)曾多次采访许宁生,有专访,但大多是群访。“作为个人,许校长是低调的;但作为校长,为了学校的事情,他一般不会拒绝媒体记者的采访,比如2010年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学院成立时,我约他专访,他很爽快就答应了。”
特别是从实验室搬到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之后,许宁生更是打破了一贯的“低调”姿态。但他不会大谈个人学术成绩,而是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胡华说,许校长非常重视本科教育,提出了“人心向学”的理念,就是要求本科生心向学术,教师心向教学。
胡华回忆说,许校长温文尔雅,讲话极富条理,“是典型的理工男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
曾对学生提出三个要求
2014年6月,许校长曾对媒体表示,一所好大学,应时刻牢记家长和学生的期待。
他同时对中山大学的学生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无论学哪个专业,将来要具备人文情怀;第二,将来要能在国际上行走自如;第三,要成为综合素质很强的复合型人才。
许宁生校长尤为重视本科生教育。在他的任上,中山大学把各种经费、人力和指标评估等都向本科生培养方面倾斜。他甚至还提出,要给本科生“增负”,而不是“减负”。“增负”的方法,就是继续推进通识教育。在中山大学,一大批高质量的专业必修课向其他专业的学生开放。
许宁生就任复旦大学校长时的讲话:
“作为我的工作的起点,下面有四个基本点,我想应该会是大家认可的:一是要尊重我们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律,尊重她的文化传统,尊重在座各位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选择。二是要继承与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多年来的发展成果要继承……近年来,我们学校在人才引进与培育、国际学术影响力扩大、科研任务承接、教师聘任制度完善等方面的良好势头应该加以因势利导,扩大战果。三是要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与决定,教育部和上海市布置的工作,我们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学校是国家举办的社会主义大学,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校训精神,为完成两个百年的目标,为中国梦的实现立德树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