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营名家讲坛:陈卫平教授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为什么要在科学营上讲哲学,哲学与科学有什么关系?”7月17日上午,我校哲学系陈卫平教授应邀担任本届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华东师范大学分营第二期名家讲坛的主讲人。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中,陈卫平教授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与营员们分享了自己对中国传统礼仪的看法,并在开场时阐明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我校哲学系主任郁振华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
科学营名家讲坛:陈卫平教授浅谈中国传统礼仪
陈卫平教授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哲学学会副会长、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等,著有论文200余篇、专著多部,研究成果曾多次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
对于讲座伊始抛出的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陈卫平教授解答道:“Science的本义是分科之学,而哲学讲究的是道,即整体性。所以,哲学是对分科知识的总体把握,是将具体的事物统一化。”他强调哲学之于科学的重要性,并鼓励营员们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要学会从哲学中汲取理论营养。随后,陈卫平教授转入本次讲座的主题——中国传统礼仪,与营员们一起探讨了三个关于“礼”的问题。
讲坛现场
“礼仪之邦,抑或礼义之邦”
陈卫平教授认为,中国不仅仅是礼仪之邦,也是礼义之邦。中国人的“礼”的背后,包含着更深层次的道德上的涵义,这从古人的“名”和“字”中就可以窥探一二。比如曹操,字孟德,“孟”表示在家中排行老大,“徳”意指德行,与其名“操”所代表的“操守”之意相对应。古人的“字”表达了“名”里面的道德涵义。在日常生活中称呼对方的“字”,即表达了对对方的尊敬之情。然而,步入近代社会后,这种“礼”的传承出现了断层。陈卫平教授以鲁迅称自己的学生许广平为“兄”,而许广平却不解其意的案例,论述了这一观点;还以自己的学生在信封上误用“敬启”一词,表明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着“礼”的缺失问题。他认为,“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传承中国的传统礼仪。”“我们所要传承的不仅仅是表面化的礼节,更要传承礼节背后所包含的道德涵义。”
“不知礼,无以立”
“儒家的‘儒’字由‘人’和‘需’组成,这代表儒家所代表的礼仪文化是人所必需的。”在探讨这一话题时,陈卫平教授广泛引用《论语》中的典故,阐明了“礼”的重要性,比如孔子就曾教导自己的儿子孔鲤,“不学礼,无以立”。除了之于个人的影响外,由“礼”衍生出的道德的教义对于普通民众也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论语》中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例证。那么,“礼的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陈卫平教授指出,儒家认为礼的教育要从家庭教育开始。传统家教以德育为内涵,由培养习惯来养成德性,使道德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古代的冠礼就是指孩子已经受到家庭的教育长大成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第三个关于“礼”的话题中,陈卫平教授深入剖析了儒家重视“礼”的原因。他指出,儒家之所以重视礼,是为了让人成为君子;要想达到君子的境界,首先要具备文质彬彬的气度,即“文”与“质”要互相匹配;而要使“文”与“质”互相匹配,就要用礼节的方式对“文”加以束缚,将“质”艺术化地表达出来。最后,陈卫平教授以“今天如何进行礼仪教育”这一问题结束了此次讲座。在他看来,首先学校方面要加强礼仪教育;其次可以将青少年喜欢的活动与“礼”联系起来,比如韩国每年都要求青少年参加的射击就是将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射”与体育活动相结合,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在自由提问环节,小营员们纷纷提出了令自己感到困惑的礼仪问题,陈卫平教授一一为其解答,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相信这掌声表达的不仅仅是营员们对陈卫平教授让自己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感谢,更是要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信心!
文字| 学生记者:张晓芬 指导老师:戴琪 图片 | 戴琪 来源 | 新闻办 编辑 | 新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