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进震中红石岩村:至今还没有一辆车能进

10.08.2014  22:20

  原标题:红石岩村:还没有一辆车能进(记者手记)

  本报记者徐元锋

  参加过汶川地震报道,对灾区的道路艰险早有心理准备,记者还是被通往红石岩村的路“震到了”!

  震后截至8日下午,仍没有一辆车进入红石岩村。想进村要么穿过几百米长的滑坡落石区,要么徒步爬山约两个小时,而红石岩村恰恰是巧家县受灾最重的村。村里如今吃的大米,每家搭起的帐篷,都是一袋袋、一件件顺着直上直下的“羊肠山道”背进来的。

  从包谷垴乡政府出发,拐向红石岩的道路被警察“”住了。尽管有县政府的“路条”,记者的车还是被挡了下来。这条路是通往堰塞湖坝体的路,抢通施工争分夺秒,最怕堵车。记者一行四人改乘村民的摩托车,一路“上蹿下跳”地来到滑坡落石区前面。在这之前,我们还通过了一道由施工方水电部队设置的“卡口”。

  仅仅是出于安全考虑,这条路“设卡”也完全必要。行走在仅容一辆挖掘机通行的坑洼泥巴路,稍有不慎,就会冲下万劫不复的牛栏江峡谷。一路上,许多大型挖机紧靠宽一点的路边停放,记者真替他们捏着一把汗:余震的落石可是不长眼睛的!

  真正惊险的还在前面。几百米的塌方落石区,远看起来不长一段,可等记者爬起来,一会要绕过两人高的大石头,一会要跳跃前进,而震碎的石块棱角锋利如刀,只能管好脚下,也顾不上抬头观察落石了,心里只想着快点过去。等20多分钟后安全“闯关”,回头想想,挖机操作手和负责爆破的人,一直是在这样的地方工作呀!

  抢通前往堰塞湖的道路不光要有勇气,“技术含量”也不低。抢出来的路有的路基塌方,只能打上钢梁,下面用木柱支撑好,再铺上枕木和路渣,才能保证大型机械设备顺利通过。面对记者由衷的夸赞,武警水电部队的同志说了句:“我们就是干这个的!

  如果嫌由此进村的路艰险,你可以选择从村子背后的山岭徒步翻越,除此再无他途。从村里出来时,我们权衡再三决定翻山,这样还可以看看帐篷、大米等外来物资进村的路。虽然山路容易迷踪,走这条路也不需要向导——救援队伍和村民早已把山间小径踩得发滑,还新开辟出直上直下的“近道”。

  爬了不到半小时,记者的后背就湿透了。山道滑而窄,避让对面来人有时得趴在山坡上——另一面是看不到底的牛栏江峡谷。一拨拨的武警小战士扛着五六十斤的帐篷下来,个个脸憋得通红,却不肯放慢脚步。每往上爬一阵子,记者对他的敬佩就加一层,轻装上阵的我腿脚已经不听使唤,爬一段得歇一阵,心想:“要是有股追兵在后面就好了!

  这条路上,迎面而来的还有村里的妇女、老人和小孩,他们背上都有一个沉甸甸的背篓,是自发上山为村里背物资的。尽管数不清的人从狭窄的山道上走过,但记者看到,路边的玉米地和红薯地却很少被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