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来了——自媒体时代,记者会下岗吗?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人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新闻媒体通过纸张、广播和电视为介质的传播方式逐渐被手机、电脑等终端所替代。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的大爆炸。
在新媒体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大爆炸充斥在每一个现代人的周围。作为信息的收集者和发布者,新闻记者的稿件被头条、首发、点击率等标准所评判。一种浮躁的心态弥漫在很多媒体人之间,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克服浮躁的心理,做一名经得起信息爆炸冲击的新闻记者,来自报纸和电视的记者们有一些亲身感受跟大家分享。
上海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记者 虞之青: 新媒体出来以后,很多时间大家可以一窝蜂的看到有很多消息出现,甚至在很远的地方拍一张照片他都能够杜撰出一长篇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一些不实的消息在网上这样传播,迷惑了大众的双眼,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传统媒体能够第一时间站出来,能够去接触到各个方面,能够了解到这样一些官方正确的信息来发布给公众,避免公众被这样的一些不太准确的,不太完整的信息给误导。
东方网媒体业务中心机动采访部记者 蒋泽: 现在新媒体发展比较多,大家都想往新媒体这方面去靠,但是也没有想好到底怎么做,可能会在内容的生产上,可能会有一些问题,但是我觉得对于我们记者个人来说,还是要把我们的内功做好,我们还是把基本功,比如说如何扎实的采访,如何扎实的写作,对于我们来说这些是比较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想如何传递的渠道问题。
东方早报社澎湃新闻记者 黄芳: 作为媒体爆炸的时候,新媒体一味的求快,或者做更抓人眼球的这样的报道,这也是需要让我们很警惕的一点,怎么去克服这种浮躁的心态来精心耕耘,就需要我们怎么去认识这个新媒体究竟与我们媒体本质的关系。首先应该恪守一点,作为媒体来说,它求真,以及作为社会风气的责任,新技术应该是为我们所用,而不是被它所裹挟。
文汇报社记者 邵岭: 我觉得如果我们传统媒体在八卦新闻,然后花边新闻上要去跟新媒体去拼,实际上是有一点放弃我们的长处,反而去追我们的短处,在现在这个时代,人们其实在某一些新闻上面,对于传统媒体有更高的期待,比如说对于国家政策的一些权威的解读,对于一些新闻事件真相的探寻,这些往往是我们传统媒体更擅长也更应该去做的,我们越是在这种新媒体时代,我们的传统媒体更应该要把这部分内容做好。
新民晚报社记者 华心怡: 因为记者的特殊性,你可能会到达人们不能到达的地方,你可能可以了解别人不了解的故事,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用心的去体验,要力戒浮躁,然后尽心的去耕耘,然后体现你作为一个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感,并且把你这份社会责任感放入实际可以帮助一些老百姓,最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新闻晨报社记者 童沁: 我认为脚踏四方是必须的,就像新闻晨报曾经所倡导的,指尖上是没有新闻的,刷屏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闻的素材或者说新闻的选题,但是任何的新闻本身都需要脚踏实地地走到新闻中心去,我们认为新闻是走出来的,新闻是看出来的,新闻是问出来的。
(看看新闻网记者 刑维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