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措施并举 让申城社会组织深度融入社会治理
合力“增能”,开拓社会治理空间
春节临近,上海各类社会组织变着花样“发红包”:浦东新区文体组织送戏曲进养老院,送春联进村居;长宁区一家为老服务机构上门为老人修空调,确保节日取暖无障碍;普陀区一家由物业企业成立的社会组织,在抢修爆裂的水管之余,上门向独居老人送水送物资。
对社会组织来说,关心这些不能被遗忘的角落,不是一年才有一度的“访贫问苦”,而是全年服务的继续。年节前后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通常是社区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专业调处类四类社会组织的服务对象。
2014年市委一号调研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对社会组织的角色提出积极预期,一年多来,多元主体参与、枢纽式服务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为前述四类社会组织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创造了契机。
需求发现:400多个家庭的“失独”故事
四年前,海布社工师事务所接触“失独”人群,找到3户服务对象,第二年增加到6户,第三年变成40多户。今年因为国家卫计委的一项试点,徐汇区把九个街道的400多户“失独”家庭交托给海布。海布为每户家庭配备联系人,定期了解“失独”家庭的医疗、陪护、饮食、家政等需求,再将信息汇总到政府部门,由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各类需求。此次试点若成功,“失独”家庭服务有望大面积推开。
三年前,“失独”父亲陈先生(化名)成为海布的服务对象,他的妻子和孩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因为追查不到肇事方,陈先生没能获得赔偿。他从现实世界退避,沉浸于网上“失独”父母群体的“抱团取暖”。海布联系到他时,他已经是一个活跃的上访户。社工和陈先生进行了长久的沟通,让他慢慢接受心理和情绪疏导。在一堂“幸福心理学”课程上,陈先生突然想明白:“既然活着,就好好活。”从此,他跟随海布的社工做公益,到农民工子弟学堂参加活动。后来还考取了社工证、心理咨询师证,成为一名社工。
“‘失独,父母的心理危机、生病住院、养老的现实困境,需要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海布社工师事务所理事长马世婧说,社会组织的功能就是利用专业方法了解“失独”群体,尽可能提供精神慰藉。而其他方面的需求,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多元参与”。
力量培育:社会组织有用武之地
像海布这样的社会组织,正在上海的社会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吃重的角色。2014年市委一号调研课题提出,上海要重点扶持发展社区生活服务类、社区公益慈善类、社区文体活动类、社区专业调处类社会组织。目前上海有18家市级社区社会组织,3051家登记在区县的四类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的各类群众团队2.3万家。
市社会工作党委表示,社会组织可以在众多领域找到用武之地,比如提供公共服务、参与自治共治、帮教特殊人群、关爱弱势群体、化解社会矛盾等。
嘉定区马陆镇党委副书记胡芳认为,处在市中心社会组织辐射圈外缘的郊区,有太多等待社会组织介入的领域。
“马陆人口结构复杂,有向市民转变的农民,市区、外地导入人口,还有外来务工人员。在区域板块上,有新城的城市化区域社区、纯农村形态社区,还有农民动迁小区。社会服务需求种类和需求总量都很丰富。”过去马陆镇几乎不存在体制外的“草根”社会组织,今年镇里正在培育几个团队,服务领域包括社区早教、青少年培训、老年人服务等。一个公益团队开着流动车为老年人免费拍摄金婚照,还开办展览。另一个团队沿着地铁线活动,倡导专注手机的年轻人抬起头来。
多方支持:帮助社会组织“增能”
3年组织9批白领志愿者利用年假到云南支教,71%的志愿者来自体制外,29%来自浦东新区各级机关;3年吸引社会爱心人士资助470名寒门学子,每年助学金流向全公开……这样的公益能量,产生于浦东新区团区委几年前开发的网络平台“淘公益”———把公益服务供需双方的信息放到网络平台,让供需双方自由对接。有了“淘公益”,团组织不再是直接的服务提供者,而是成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爱心人士之间的桥梁,站在信息中心盘活社会资源。
近年来,共青团、妇联等老牌群团组织谋求转型,利用各自优势,支持社会组织建设成为他们重要的工作。此外,各级政府机构陆续出台新政,从降低注册登记门槛、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提供空间支持和人才培育服务等方面帮助社会组织成长和“增能”。以杨浦区为例,受到2015年初开始的四类组织直接登记政策利好的影响,去年该区新成立社会组织51家,比2014年增加54.5%,其中10家社会组织注册资金降低至5000元,30家社会组织享受到开办补贴、房租补贴等,有15家社会组织享受到规范化建设评估高等级奖励。各项扶持政策共计支出近100万元。2015年度,该区委托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项目279个、项目资金达4450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2.3%和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