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之花在高原绽放

05.01.2018  19:22

          2016年7月,我校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晓军作为“教育部第八批援藏干部”远赴西藏大学工学院开展援藏工作,2017年12月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年半的援藏任务后回校。
          援藏期间,在同济大学及土木工程学院各级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下,李晓军克服家庭困难、身体不适和科研压力,全身心投入到西藏大学的建设发展中,成功协助西藏大学完成了“双一流”的申报工作,并推动建设了“高原重大基础设施与环境实时在线安全监测中心”,为雪域高原的智能基础建设奠定了基础,为同济土木支援西藏大学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李晓军还主导建设了一批精品课程,全过程地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学习和科研工作,切实提升了西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

家庭的困难是短暂的,可以克服的,国家对我的召唤却是不常有的,我不能错过这个报效祖国的机会

          2016年初,学校推荐优秀青年骨干李晓军作为“教育部第八批援藏干部”赴藏工作,正处于事业发展黄金期的李晓军面临国家需求和家庭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他需要前往西藏大学工作,促进西藏大学工学院的发展和学科建设;另一方面,他家里有两个孩子和四位老人,一个孩子要中考,一个孩子幼升小,四位老人年事已高,均需要照顾。得知援藏任务后,家人一开始持反对态度,一是因为家庭需要他,二是考虑适应不了雪域高原的环境。怀着“为人民服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的信念,李晓军毅然选择了援藏。他说:“家庭的困难是短暂的,可以克服的,国家对我的召唤却是不常有的,我不能错过这个报效祖国的机会。
          援藏后,李晓军尽力协调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他坚持援藏期间每天和妻子电话沟通,缓解照顾大家庭给妻子带来的压力,并为家庭事务出主意。每个周末,李晓军都会抽一下午时间与孩子们视频通话,指导孩子的中考和幼升小相关问题。寒暑假期间,李晓军还会带着西藏的特产回到父母身边尽孝心。
          学校和学院各级组织始终高度关心援藏的同济人。李晓军援藏期间,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平等领导赴西藏亲切慰问了雪域高原上的同济人,表示学校一定会做他们坚强的后盾。学科带头人、长江学者朱合华教授等一行前往西藏大学调研,探讨了西藏地区土木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同济大学以及土木工程学院全力支持李晓军的援藏工作,热情接待了西藏大学副校长李俊杰一行的调研访问,双方针对“双一流”学科建设、智慧基础实施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组织参观了上海申通等知名企业,夯实了申城与藏区联系的桥梁。李晓军说:“组织是工作的坚强后盾,正是这一年半来同济大学和土木工程学院的极大支持,才使我顺利地完成了援藏任务。




徐建平等慰问雪域高原的同济人


土木工程学院与西藏大学工学院友好互建

完善了学科体系,建设了先进的科研平台,才能持续地培养人才,为藏区的发展不间断地做出贡献

          援藏工作首要的挑战就是高原反应,初步适应高原生活后,李晓军就开始了工学院的授课工作。援藏期间,李晓军共完成288学时的教学工作,全过程指导了9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帮助多名教师和研究生修改了学术论文。
          除了教学之外,李晓军还积极推进工学院的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科建设。借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的精品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经验,李晓军协助修订了工学院的教学大纲、培养计划等,完善了工学院的教学培养体系。同时,李晓军还定期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举行讲座,介绍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如何开展工程技术研究、如何发表科技论文等经验,有力地提升了工学院青年人才队伍的水平。
          2017年,李晓军组织召开了西藏大学首届“高原土木与建筑工程教学与科研”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7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西藏天路集团的代表们。西藏大学校长纪建洲、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多吉院士、西藏大学副校长李俊杰等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研讨会聚焦“高原土木与建筑工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问题,对如何发挥西藏大学区域优势,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地域特色的土木与建筑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西藏高原地区的土木与建筑行业发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研讨会的召开不仅促进了雪域高原土木与建筑工程学科的发展,也加强了西藏大学与各援藏高校、友好院校的联络,有利于西藏大学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


高原土木与建筑工程教学与科研研讨会

          2016年,正值西藏大学申报“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工学院因成立仅十年,教师队伍人手缺乏,缺少高层次人才,“双一流”建设方案推进困难。李晓军主动承担起了“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撰写和申报工作。经过反复的调研和论证,并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南亚开放通道等政策,借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的建设经验,李晓军提出了“高原重大基础设施与环境实时在线安全监测中心”建设方案。该方案成功入选西藏大学“双一流”共性学科建设平台,计划在2018-2020年间投入1000万建设该平台。该平台建设得到了西藏大学校领导的高度评价,称监测中心的建设是工学院发展的机遇,是全面提升工学院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保障。
          李晓军认为,只有完善了学科体系,建设了先进的科研平台,才能持续地培养人才,为藏区的发展不间断地做出贡献。援藏期间,因其出色的工作成绩,李晓军连续被西藏大学评为2016年和2017年优秀工作人员。援藏结束之际,西藏大学特地为其颁发荣誉证书,以表彰其对工学院学科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工学院领导班子在欢送会上这样评价李晓军:“李老师在我们工学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我们带来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一流学科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他的付出使我们工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进步了很多年,他的贡献奠定了高原地区基础设施行业发展的基础,将有力促进我们与兄弟省份乃至世界各国的联系。


西藏大学工学院领导班子欢送李老师

援藏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工学院的学生解答生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疑惑

          李晓军认为援藏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工学院的学生解答生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疑惑。他说:“科学问题一般是客观的,通过不间断的努力总能找到原理和解决的方法。但学生的培养问题是主观的、不确定的,必须要因人而异、因人而化。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业问题,更要关注他们的品质问题,只有让学生养成了好的习惯,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服务于藏区的建设和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他高度关心学生成长。学生遇到生活问题时,李晓军慷慨相助;学生遇到学习问题时,李晓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解答。李晓军还积极介绍科研的前沿问题,将数字化、大数据和智能化等知识进行科普式的宣传,为学生将来的就业、科研方向提供了参考。
          援藏工作结束时,上过李晓军课程的学生都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希望以后能多来些像李晓军这样的好老师。很多学生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将来报考李晓军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后回到藏区,推进雪域高原的发展。




与指导学生毕业留念

          已经正式回归土木工程学院工作岗位的李晓军说,他只是众多援藏工作人员中的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比他艰辛的人有很多。虽然不在藏区工作了,今后的工作中,他还将一如既往地关心西藏大学的发展,积极推进工学院实时在线安全监测中心的建设,将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广到雪域高原。
          土木工程学院领导这样说道:“李晓军扎实的工作有效地提升了雪域高原土木与建筑工程学科的教学水平和发展,促进了西藏大学的‘双一流’建设,为同济土木支援西藏大学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南亚开放通道奉献了自己的力量。作为钟扬教授在西藏大学的同事,他们曾共同投入到西藏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中。李晓军深受钟扬教授‘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精神的感染,他们都为西藏大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们都是我们可敬的人,他们的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需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