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100.8万人扫墓 警用直升机出动两架次

29.03.2015  13:09
申城100.8万人扫墓 警用直升机出动两架次 - 新浪上海
来源: n.sinaimg.cn
昨天,前来松鹤墓园祭扫的人们络绎不绝,地铁11号线上海赛车场站人虽多但仍次序井然。

  今天是清明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上海迎来了首波扫墓高峰。

  昨天傍晚,记者从清明指挥部了解到,春光明媚的好天气,让首波扫墓高峰来势凶猛。全市54家经营性公墓和骨灰堂共接待祭扫市民100.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7.88%;祭扫车辆9.65万辆,较去年同期增加8.4%;落葬459穴,较去年同期减少38.7%。

  昨天也是“海葬公祭日”,25年来,上海共有30800位逝者进行了海葬。

   卫星通讯车赴收费口观测

  昨天一早,不少市民捧着菊花举家乘坐地铁去扫墓。自从有了清明小长假,王阿姨一家十几个人都会在小长假里一起去扫墓,“地铁里人山人海,带去的花被挤碎了一地,下地铁坐短驳车也要排队半小时……”今年王阿姨一家索性提前出发,避开人潮,“小长假里准备一起去公园赏花”。这样的小错峰让王阿姨一家今年的扫墓出行一路都很顺利,只花大半天就打了个来回。

  昨天,松江、青浦等5个区的19家公墓在7条轨交相关站点投放祭扫短驳班车258辆,累计2603班次,接送祭扫市民9.71万人次,缓解了自驾出行给道路交通带来的压力。

  从昨天开始,加上今天,清明小长假三天,清明指挥部办公室都会派应急卫星通讯车赴车流集中的高速收费口观测祭扫客流情况。并要求21家安装卫星远程监控系统的公墓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正常使用,使监控系统与清明节工作指挥部、市应急办同步对接。

  与此同时,2架次警用直升机也出动了,加强墓区现场治安巡逻和道路交通管理。

   25年共30800位逝者海葬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海葬公祭日,而今年是申城推进海葬的25周年,迄今共有30800位逝者魂归大海。

  1991年3月19日,在申城首次骨灰撒海仪式上,参加仪式的逝者家属有108户,共354人,首批113名逝者的骨灰撒入长兴岛与横沙岛之间的大海。

  1999年8月,上海成立了飞思海葬服务部,隶属市殡葬服务中心,专业从事上海市骨灰撒海活动。为鼓励骨灰撒海,市政府从1999年起开始实施海葬补贴制度,先后提高海葬补贴标准,从最初的每份补贴150元,提高到每份补贴400元。

  2012年1月1日起,市民政局实行了新的补贴政策,参与海葬的上海市民家庭补贴标准从之前的每份骨灰400元提高至2000元,鼓励更多的市民家庭接受、选择环保、节地的海葬活动。

  为解决骨灰撒海后亲属无处祭祀的问题,提高市民对骨灰撒海的“认同感”,2004年滨海古园设立了海葬纪念苑,将海葬者的姓名镌刻于海葬纪念碑上,为海葬者家属提供追思缅怀的专有场所。

  2008年4月6日,滨海古园举办了第一次海葬公祭典礼,这是中国殡葬史上的第一次海葬公祭活动。此后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确定为“海葬公祭日”,鼓励市民用音乐和鲜花表达对海葬者的缅怀和景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