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称清华北大是狭隘成才观
■耿银平
当我们将“寒门学子”与“考上清华北大”捆在一起时,已释放出一种暗示:这是巨大的教育成功。这种界定有一定的世俗道理,却是以偏概全。
能考进清华北大的只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只能是“路边的鼓掌者”。但是,很多人即便没有考入顶尖名校,却通过自食其力,努力拼打,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这就是我们一再倡导的“教育的真谛”:将孩子培养成快乐、向上的自食其力者,即便没有考上名校,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成就;让孩子养成豁达向上的心态,其难度不逊于让孩子成为“学霸”、“分数高手”等。比如,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母亲将培养出当总统的儿子当成教育成功,也将培养出在家“挖土豆的孩子”当成教育成功。
可是话好说,却不好做。我们一贯的教育评价标准就是“成绩好才是真的好”、“考上名校才是教育成功”,为此,我们拼命强化孩子的智能发展,而将孩子的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多元智慧,以及服务于公共发展的品质都忽略了。当我们过分强调分数和升学率的时候,容易对孩子的远景发展、综合素养形成戕害,比如,不少孩子的生活能力非常弱、心智很不成熟,个别的甚至会走上极端道路。事实上,考试拿高分者与“成功者”从来不能画等号。有报道说,1977年至2008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所有的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学术领域,中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名单中,也少有出现高考状元的名字。”——这难道还是我们努力追求的“高分的成功者”吗?
所以,当下的教育改革积极推行多元评价的制度,比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等教育评价和改革方向,让“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多一批好学生”,得到更多落实和实践。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算得到了名校的认同,这种认同也有一定局限性、片面性、主观性、暂时性。当下的高考多强化“知识性”,而非“综合性评价”,过多地将考上名校当作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准,而忽视了“人”的立体化、创造性,以及放眼未来的开拓性,人文性,何尝不是一种坐井观天式的狭隘呢?
寒门学子即便没有考上清华北大之类的名校,但如果他们拥有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等优秀品质,凭着这股精气神,也能得到人生发展。看看身边,这种“寒门式的奋斗”,不就是大多数人的发展轨迹吗?(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1/28/content_43028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