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诺奖”花落青蒿素带来何种启示[图]

07.10.2015  02:15
屠呦呦等人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世纪50年代,屠呦呦(前右)与老师楼之岑副教授一起研究中药

在国人常常感叹自然科学的诺奖离我们还有多远时,这朵“金花”不期而至,昨天落在“青蒿素”上。  

花落中华草药,带来何种启示?  

打破诺奖神秘感

曾几何时,“诺奖情结”某种程度上困扰着中国科研工作者,舆论也反复猜想谁能够获得“首金”。然而,正像不少来华接受采访的诺奖得主所言,“我从没想过自己要拿诺贝尔奖”。这恐怕不是一种谦虚,而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作为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老所长,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老校长,陈凯先院士认为,在人类进入基因组时代后,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还是颁给了似乎最最原始的寄生虫病治疗领域,中国科学家也在其列。疟疾,这种疟原虫所导致的虫媒传染病,遍及世界百余个国家和地区,至今每年仍有数十万人死于疟疾。可以说,诺奖给了满足公众重大需求的人,因为中国人发现和发明的青蒿素及其相关药剂成为拯救千百万生命的救命药。  

从此意义上讲,诺奖并不神秘,也并非外国“专利”。很巧,上个月,与诺奖擦肩而过的新中国科学成就——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诞生50年,这是人类首次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完全够得上诺奖”。陈凯先表示,“50年前,我们能做到在某些科技领域‘领跑’国际;50年后,更应有这样的创新自信”。而同时,科研又要“低下头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包括健康、环境、能源等领域——扎扎实实贡献智慧,踏踏实实造福民生,而不是“跟风跟奖”。  

高质量开发宝库

与屠呦呦同为当年全国疟疾防治药物研究“523”任务成员,李英研究员在采访中兴奋地告诉记者,自己读到了10月4日本报头版头条 《上药所成果转化“1年抵过5年”》,其中报道了她与合作者利用青蒿素衍生物,历时15年自主研发出的治疗红斑狼疮候选新药。“光青蒿中就有220多种化合物,”她说,青蒿素衍生物可用之处其实远不止疟疾,至今他们仍在精耕细作,发现还能用于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这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包括白血病在内的血液疾病等,“值得用几十年高质量开发”。  

尽管是西方意义上合成药物化学专家,但在陈凯先看来,此次诺奖再度说明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我国最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他表示已通过提案向国家建议,将现代中医药发展置于创新战略高度和地位。除了青蒿素抗疟,俗称“砒霜”的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也是中医药新型应用案例,引全球关注,令世人信服。  

据其分析,中医药宝库至少两类发掘方向。其一是中药内的单一成分,这其实与西药从天然物质中提取有效成分没有多大区别。比如今年初,美德两国科学家从中药“汉防己”中提取了“汉防己碱”,发现其对于抗埃博拉病毒非常有效。其二是基于中药复方的成药,事实上西方医学也在使用“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因为心血管疾病、神经疾病以及肿瘤等都是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这恰恰是中药复方治病的强项。  

主导专利产业化

中国拥有青蒿素含量最高的物种资源,但国内科学家每每谈及青蒿素,往往回避不了“专利之痛”。李英坦陈,至今仍有人遗憾于青蒿素相关专利拱手相让于外国制药巨头,诺华、赛诺菲等药企几乎垄断抗疟药市场,而中国成了青蒿原料或半成品的输出地,“为此中国人吃亏了多少多少亿元”。她说,这也并非当年科学家没有专利意识,只是我国建立专利制度在青蒿素相关论文陆续发表之后,青蒿素抗疟疾在世界上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青蒿素可以说是走向国际的试验品,同时有了经验和教训。”  

记者了解到,来自上海交大化学化工学院的张万斌教授团队,正夜以继日攻关,有望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青蒿素高效人工合成,并大规模工业化。事实上,全球每年两三亿人口感染疟疾,但其中约半数吃不起、吃不上青蒿素类抗疟药。张万斌解释说,天然植物内的青蒿素含量仅千分之几,提取1公斤青蒿素的代价达4000至6000元。长期以来,多国科学家对青蒿素开展化学合成研究,用人工制备替代耕地种植、天然提纯。  

目前,他们的新方法可使青蒿素类制药成本降低一半,已进行国内外专利布局。“明后年,中国人可以掌握主导权,做出世界上最便宜的抗疟药。”  

来源:《解放日报》 2015.10.06 第02版 要闻  

原文: “诺奖”花落青蒿素带来何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