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仁济医院副院长狄文:“恐癌症”,比癌症本身更可怕[图]
狄文 |
最近,一部讲述年轻女孩熊顿勇敢抗击肿瘤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引发观影热潮。医患齐心协力,共同面对肿瘤的故事,给许多患者以鼓舞。
多年从事妇科恶性肿瘤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专家狄文,就是一位尽心与众多患者共同挑战“肿瘤君”的专家。
在他看来,“恐癌症”比癌症本身更可怕。他坚信,给病人以信心,与治疗同样重要。
医者简介
狄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等职。
医者故事
妇科男医生的秘诀——
“不能让病人怕我”
下午两点,记者走进狄文教授的办公室时,他刚刚吃了两口午饭。上午的门诊,一看就看到了下午。
这位与妇科肿瘤打交道几十年的男医生,特别受病人的欢迎。
病人的喜爱不仅源于他高超的医术,更是因为找到他,心里就踏实。
狄文与病人相处的秘诀是:让病人有亲近感。他说:“不能让病人怕我,怕医生,其实就是害怕疾病本身。”
为了打消病人的陌生感,看病前或查房时,他都会与其闲谈几句。看似闲谈,其实是为了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判断病情。
当有病人拿出一长串的问题清单时,狄文总是一一耐心解答,尽量让病人问得畅快。他说:“宁愿少看几个病人,也要认真看好每一位病人。”
不幸被确诊患上肿瘤的患者,情绪难免会陷入谷底,每当此时,狄文都会鼓励她们:“有些病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被自己的恐惧打垮,心态真的很重要。”
而当复诊的病人因为肿瘤标志物升高,或发现结节而陷入焦虑时,他总是会给予悉心的安抚:“不要见到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
狄文教授始终铭记自己的恩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的话“医生给病人开出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他相信,让病人的内心得到安慰,给病人以信心,与治疗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比用药更管用。
对话
HPV病毒阳性
不等于宫颈癌
解放周一:宫颈癌是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红颜杀手”,因此现在有不少女性在体检时会去做HPV病毒检测。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狄文:宫颈癌的发生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关系密切,但一旦测出阳性也不要过分紧张。
其实,HPV阳性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宫颈癌。首先,大部分女性在一生中都有可能感染HPV病毒,但健康女性体内都有一定的免疫力,感染HPV后,免疫系统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把进入体内的HPV清除,一般来说8个月左右会自然转阴。只有持续感染高危型HPV,才有可能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其中有部分患者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宫颈癌。
HPV病毒大约有120多种亚型,其中只有16、18、52、56等型属于高危型。因此,只有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女性,才要格外警惕宫颈癌的发生。
解放周一:看来,提高免疫力是预防宫颈癌的好方法。
狄文:是的,目前还没有什么特效药能够直接杀灭HPV 病毒,所以平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亚健康,提高免疫力对于女性而言非常重要。
解放周一:目前有哪些宫颈癌的治疗方法?
狄文:即使不幸患上宫颈癌,也不必过分焦虑。宫颈癌是目前唯一明确病因、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宫颈癌的治疗方法很多,总体发展趋势是规范化、人性化、个体化和微创化。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早期患者来说,还可视情况保留生育功能。
绝经后不要和妇产科说再见
解放周一:卵巢癌也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许多患者被发现时都已经到了中晚期,如何才能做到早发现?
狄文:卵巢癌最大的特点就是难以在早期发现。不少患者都是等到肿瘤引起腹水,觉得胃口不好,或腰围明显变粗时才想到就诊,而且他们往往会误以为自己是消化道出了问题,我们有不少患者都是从消化科转过来的。
解放周一:腰围变粗,也有可能是卵巢癌信号?
狄文:是的,有些患者发现自己肚子渐渐变大时,还以为是年纪大了发福,一心想着要减肥,却不去做妇科检查。
女性在绝经后并不意味着就要和妇产科说再见,不少妇科肿瘤都发生在绝经之后,因此,不能忽视每年一次的妇科检查。
年轻女性同样要警惕卵巢癌,尤其是有妇科肿瘤家族史的女性,更要注意定期体检。
解放周一: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为了预防卵巢癌,做了预防性切除手术,此举曾引发热议,您怎么看?有家族史的患者是否应该效仿?
狄文:对于这个问题,专家的意见不太统一。我的建议是,有家族史的女性可以考虑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基因检测,一旦得到基因阳性的结果也不必过度紧张,是否需要做预防性切除还需听从医生指导,根据不同年龄及生育需求权衡利弊后再作决定。至于做基因检测的年龄,我建议要在母亲或直系亲属发病年龄前5年。
肥胖、糖尿病也与妇科肿瘤有关
解放周一:还有哪些常见的妇科肿瘤,需要引起关注?
狄文:子宫内膜癌不像宫颈癌、乳腺癌那样为人熟知,但这种癌症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看似是全身性的代谢异常疾病,其实与生殖内分泌关系密切。要预防子宫内膜癌,就应该积极控制这些高危因素。
解放周一:子宫内膜癌好发于哪个年龄段?
狄文:一般来说,50岁左右最高发,但我建议,年轻女性要尽早预防,平时加强锻炼、避免肥胖、适时生育、坚持母乳喂养。特别是当出现月经紊乱的情况时,不要自行随意用药,而要尽早去医院就诊。对于绝经后的女性来说,则要注意控制体重。
医说
解开恐癌心结要分三步走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理健康工作室朱渊副主任护师说:病人在怀疑自己患了肿瘤或已被确诊为肿瘤时,往往会产生各种复杂的心态。
有些人会表现得毫不在乎,过于超脱,也不积极治疗。大多数人则过度紧张,忧虑重重,恐惧害怕,甚至悲观绝望。
抱有何种心态,对肿瘤的治疗及康复至关重要,上述两种心态都对治疗不利。
并不是所有的病人从一开始就能拥有良好心态的,绝大多数人都需要一个逐渐调整的过程。
在调整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正确了解肿瘤,肿瘤不是洪水猛兽。
肿瘤造成的后果并不一定比心肌梗死、中风、高血压等更为严重,然而,肿瘤对人们造成的心理压力却远远超过这些疾病。其实,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得当,治愈后的肿瘤病人仍然可以拥有正常的生活、工作能力。
二,勇于面对现实,别纠结为什么会得病。
人的一生谁也免不了会患这样或那样的病。无论是大病小病,恶性还是良性,我们都应该有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这一客观现实。尤其是面对恶性肿瘤,就如同面对凶恶的敌人一样,要有勇于斗争的勇气,信念。如果患者,在精神上被打垮,那么本来有希望治愈的疾病,最终也会无药可救。
三,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关键在于自我调节。
每位肿瘤患者都应该、且必须重视自我心理的调节,以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若紧张焦虑的心情不能自控时,可适当使用抗焦虑药或抗忧郁剂,也可向家人或心理医生倾诉,寻求他们的帮助和劝慰。
来源:《解放日报》 2015.08.24 第14版 医者
原文: 仁济医院副院长狄文:“恐癌症”,比癌症本身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