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莲湖区探索服务流动人口新方式
长久以来,流动人口问题一直是城市管理难题。西安市莲湖区建立专门的工作站,配合发放居住证,提供十类服务等,让流动人口享受到了市民般的待遇。如何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多公共服务,融入城市的实际困难还有哪些?记者走进莲湖区进行实地采访。
融入城市有多难
工作强度较大,平均收入低,难以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7月的西安酷热难耐。在莲湖区飞枣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遇到了在莲湖区打工的刘钧和他怀孕的妻子。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来这里接受免费孕产期保健服务了。坐在服务中心,刘钧看着外面毒辣的太阳,心里一阵感慨。
“之前几次带妻子去大医院检查,每次都得花不少钱,还要从凌晨4点起来,到医院排队挂号,基本上要在医院耗上一天。”刘钧说,“现在幸亏有区里给我们流动人口提供的这些免费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刘钧这样生活在西安的流动人口非常多。2010年,西安市流动人口规模达到23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7.7%。据莲湖区最近一次对全区流动人口的登记普查数据表明,流动人口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流动人口工作强度较大,每周工作7天的比例高达63.3%,每周工作6天的比例为20.4%。而且流动人口的收入相对偏低,平均月收入为1697.9元。
本来就缺少社会资源,常常找不到求助对象,若再遇上“小孩上学难、办理养老保险难、医疗报销难”等,照刘钧的话说,“那时候真是分分钟有崩溃的可能。”
繁重的工作,较低的收入,流动人口生活在城市,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甚至会发生“摩擦”。2010—2012年,莲湖区抓获犯罪嫌疑人4793人,其中来自于流动人口的有4050人,占总数的84.5%。流动人口犯罪率占所有刑事犯罪案件比例较大,而且呈年轻化趋势。
政府部门咋解决
发放居住证,建立工作站,对流动人口进行登记
民之所愿,政之所向。如何为流动人口解决基本的公共服务,成为摆在莲湖区政府面前的一道“民生问答题”。
根据前期对流动人口的调研,莲湖区推进了一系列举措:建立专门针对流动人口的工作站——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网格服务管理工作站,配合发放居住证,提供十类服务。
7月24日,记者来到莲湖路第四社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工作站的办公室虽然不大,作用可不小。社区主任赵知微告诉记者:这个工作站整合了公安、教育、民政、人口计生、信访等行政管理部门资源,集中向拥有本区居住证的流动人口提供居住登记、低保、计生等十大项服务,使流动人口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公共服务。
从曾经的暂住证到如今的居住证,改变的不只是名称,更是对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一种接纳态度。“我们提供的还不只是心里的接纳,更有实际的服务。” 莲湖区委书记洪增林说。目前,莲湖区在134个社区建立专门的工作站,配备专职管理员,为持有居住证的流动人口“零距离”提供服务。“一张居住证+十类服务承诺”使流动人口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
“目前,莲湖区共发放居住证116450余张。仅今年上半年,就为1603名流动人口进行了免费技能培训,为1100人办理了养老保险,为200余人办理了医疗保险,已收储公租房源589套,受理流动人口申请200人。”洪增林说。
更重要的是通过增加对流动人口的服务,莲湖区的治安环境也随之有了很大改善。目前,莲湖区也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登记服务,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通过登记,让流动人口时常能看到我们的身影,给他们吃下一颗治安‘定心丸’。”社区的刘警官告诉记者,目前,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也正在筹建,以后会更方便全面。
接受登记的不只是流动人口,出租屋的房东也要备案。莲湖区政法委书记刘永毅说,出租屋的消防设施、安全措施等都在登记范围之内,有隐患的需要经过排查后才能继续出租。因为有的出租屋里也常会换人。刘警官和社区工作者小陈几乎每天都要抽时间去社区巡查,登记新的信息。
试点推进难在哪
上下协调机制有待建立,均等化公共服务有待实现
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也不少。比如,目前,陕西省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中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的规定较为宽泛,并没有设定专门的机构开展工作。洪增林表示:单纯依靠区一级的力量和资源十分有限,需要从更高层级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工作力度。
而在刘钧看来,“莲湖区的10大项21条政府服务承诺,虽然好,但还是有限。”他告诉记者,省上在流动人口户籍迁入、子女入学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明确,流动人口与居住地户籍居民在就业机会、社会福利等方面难以享受同等待遇。“流动人口终究是‘流动’人口。希望政府能积极完善积分落户、子女就学教育等公共服务问题。”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涉及许多政策法规性问题,但是从目前来看,尚未建立省市区(县)三级工作机构,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请示上限不明确。”洪增林说。负责各项具体服务工作的小陈则表示,希望能加快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工作机构和上下协调机制的建立。
记者手记
从被动融入到主动接纳
目前,很多在城市的流动人口,都是长期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人,是长久的“暂住者”。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渐渐老去,第二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主体,他们更愿意留在城市里生活。可城市是否做好了接收他们的准备?均质化的公共服务是流动人口的重要诉求,有能力的城市能否先试先行,探索如何让流动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公共服务统筹并轨?
同时,调查发现,流动人口的犯罪率占所有刑事犯罪案件比例也较大。因此,在服务之外,做好一定的监管,加大在社区和有安全隐患的地方的巡查,不能让出租屋等地成为监管的盲区,这也能大大增强百姓的安全感。探索好的方式,主动做好对流动人口的服务,避免被动的监管和流动人口犯罪“头痛医头”式的打击,政府的责任依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