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滇公益行:申城志愿者用年假搭建"爱的梯队"

12.03.2015  11:16

  每个爱公益的青年心中都有一个支教梦,但有些支教活动对于支教时间和从业资格要求过高,从而构成了一道无形的“门槛”。而两年多前开启的浦东“爱的梯队”支教项目,则凭借独特的教学定位、灵活的支教时间,受到白领志愿者的一致好评。上周末,最新一批志愿者从上海出发,抵达西南边陲——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教授当地孩子如何组建兴趣社团,并重拾对民族艺术的好感。 

   支教第5天,7个兴趣社团正式开课

  罗燕萍3月7日离开上海,今天是她待在文山感古小学的第5天,虽然远离都市,她却开始逐渐适应那里的生活。“当天我们只能到达文山市,第二天才能搭车前往小学。

  在感古小学,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留校住宿,一队50多人的志愿者也需住宿,“环境有些不适应,你看图片就知道了。”在罗燕萍发给记者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她们住在高低铺的多人间内,“洗手间和淋浴间都是公用的,而且条件也有限,你应该能想象吧!

  不过当地孩子们的热情还是打动了她,“这周一开始,我们面向2至5年级小学生开放社团体验班,每个孩子都可以来听一两节社团课,最后选择一个社团加入。”令她没想到的是,几乎所有满足报名条件的学生都前来听课了,“原本认为来一两百人,没想到来了500个人。”据介绍,从昨天开始,志愿者协助组建的7个兴趣社团已经正式开课。

   全程志愿者:“帮孩子们把民族瑰宝传承下去

  对于48岁的罗燕萍来说,教孩子们快乐学习并不困难。她是一名有着20年教龄的学前教育老师,现在负责管理一所幼儿园,但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支教倒是人生头一遭。“很早之前我就萌生了前往少数民族偏远地区交流的想法,却一直苦于没有机会。无意中接触到这次支教活动,就抽出3个月的时间圆自己一个梦想。我的工作时间相对灵活,比普通白领更自由些。

  据记者了解,罗燕萍是今年“爱的梯队”支教项目中的全程志愿者,并负责志愿者们的协调管理。她还有另一个身份——民族社辅导员。“当地是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我们想在当地拜访一些民间老艺人,向他们请教民族技艺,并将这些民族瑰宝带进课堂,让当地的孩子热爱上自己民族的艺术,继而有兴趣学习并传承下去。”罗燕萍表示,很乐意搭建一座文化的“桥梁”,既能丰富自我,又能为当地艺术传承做些贡献。

  就读于感古小学四年级2班的高万芮是一名9岁的壮族小男孩,他也是歌舞社中唯一一位男孩。罗燕萍在村里组织的歌舞演出时看到了高万芮在跳《小苹果》,便询问他是否愿意加入社团,他一口答应下来。昨天晚上,记者和这位文艺少年通了电话,普通话不太好的他略有些紧张,但记者还是能感受到他对即将教授的舞蹈课充满期待。“我觉得跳舞很优美。平时我都是自己看电视学习舞蹈动作的。现在有老师来了,我们可以跟着老师学跳舞了。

   支教新人:“孩子们的审美不该只有《小苹果

  与教学经验丰富的罗燕萍不同,80后白领王笑川面对15天的支教生活,心中颇为忐忑。她平日里跟法务打交道,从未做过老师,“看着云南的孩子们,又紧张又兴奋”。

  “一直有支教的梦想,但囿于工作生活的压力,始终没能实现。”王笑川告诉记者,之前她关注到的支教活动对志愿者的能力和时间都有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求要有教师职业资格,毕竟是要去教课的,必然对教学质量有要求;其次还要求确保至少半年的时间,以保证课程的连续性。在她看来,这些要求无疑都是“门槛”,客观上阻挡了一些普通人的支教热情。“‘爱的梯队’支教活动并不介入当地学校的正常教学。我们过去不是当老师,更像是玩伴,利用原有的课余活动时间,组织学生组建兴趣社团。”

  王笑川曾经学习过舞蹈和声乐,此次加入的是歌舞社。她听说当地有些学生认为本民族音乐和舞蹈很土,但又接触不到真正流行的艺术,审美水平局限在《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口水歌上,她想借助歌舞社,让孩子们认识到本民族艺术的魅力。

  同时,她也坦言压力不小,虽然此前学习了不少课程技能,但平时工作繁忙,过年之后又堆积了不少杂事,致使备课时间有限,“只能边教边学边进步了”。

   资深支教者:“我们付出爱心,却收获更多

  已连续两年(2013~2014年)参加过支教的徐星告诉记者,与支教结缘纯属巧合。2013年的一天,他在食堂吃饭无意中看到支教招募海报,遂报名赴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龙林小学支教。那年他主要教授的是成长课,做了一些文化课之外的拓展课程,讲授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传统的意义,另一方面是外面的世界。“原本就打算支教一年,没想到在支教过程中,我和当地的孩子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也很想再见见他们,所以又报名了2014年的支教。

  “当地不少孩子家庭条件的确很差,我去做家访的时候,需要坐2小时的摩托车。”但让徐星感动的是,孩子们非常懂事,没有城里一些孩子身上的那种娇气,“和他们打交道能感觉到那种久违的热情,不管认不认识你,很远的距离外就会和你打招呼,表现得落落大方,也很坦诚,没太多戒备心。”他说:“与其说我们在付出爱心,倒不如说我们收获得更多,既能提高自身能力,还能从孩子们身上学习到不同的处事方法。

   [新闻背景]

   爱的梯队”云南支教项目受志愿者喜爱

  晨报讯“爱的梯队”云南支教项目是由浦东新区团委、浦东新区区级机关党工委主办,浦东新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的大型志愿服务项目。据浦东新区团委宣传志愿者部负责人顾倩介绍,自2012年12月启动起,连续两年面向社会招募青年志愿者,赴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龙林小学开展志愿服务。该项目在小学开设7门艺术类课程,成立了5个学生兴趣社团,组建了龙林合唱团。

  两年来,该项目共吸引500多名志愿者报名,经层层选拔,已有70人次志愿者利用年假开展支教志愿服务共140天、900多课时。

  2015年3月6日,新一轮“爱的梯队,童心接力”项目已启航出征,新一批50多名志愿者接过“爱的接力棒”,在浦东新区对口支援地区——云南文山州文山市感古小学,开展为期3个月的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