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梅庭"凝聚2万居民20万员工 试党建社会化运作

04.08.2015  11:00

  “这是我的名片二维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我。”4年间投资了160多家初创企业的天使投资人王利杰爽朗地将二维码贴在胸前,开始坦诚交流。60多位已在创业或准备创业的年轻人与“大佬们”一聊就是4小时。有意思的是,这场“创业风暴”并非发生在“创业咖啡”这类专事“创业”的场所,而是在一处以党建为特色的公益服务中心——虹梅庭。

   向各种积极的活动开放

  创业和党建也能搭上关系?虹梅街道党工委书记蒲亚鹏笑着说,不仅是创业,各种有吸引力、积极向上的活动,都可以在虹梅庭这个开放空间举办。“这就是虹梅庭的特别之处。以服务凝聚党员、白领、居民,重塑社区成员关系,让孤独的格子间变成心灵的‘家’。

  虹梅街道辖区内只有2万多居民,却有近20万员工,分布在漕河泾开发区及区域内近3000家不同类别企事业单位。党员约1.25万名,在国有单位有8000多名,“两新”组织3500多名,居民区党员不足千名。这样的区域,如何凝聚党员、营造社区?显然,传统的行政化手段、“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形式很难引起白领党员共鸣。虹梅街道在原有区域化党建基础上,探索社会化运作方式。2013年,虹梅庭公益服务中心成立,同月首个开放式园区党员活动中心“虹梅庭—越界中心”运行。去年12月,虹梅庭公益服务中心注册成立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

  走进“虹梅庭”,淡色简约的装修风格、布艺沙发和小圆桌,与其他白领休闲空间不同,一面大墙上写着“Party”字样。“跟我们想象的传统党员活动空间完全不同。”不少白领党员喜欢在此活动,咖啡教室、美妆课堂等30余项课程,为他们拓展了社交课堂。怀揣创业梦想、有职业提升需求的白领,也能在这里找到资源。腾讯上海创业基地负责人胡冬,也是一名“两新”党员。他说,小伙伴能与漕开发、交大两大国家级人才基地的创新创业资源搭上线,就是背靠了“虹梅庭”区域化党建这棵“大树”。

   要懂得运用社会工作手段

  “作为一个社会化平台,要懂得娴熟运用社会工作的手段。”“虹梅庭”负责人说,比如将我们要传递的核心价值,植入具体活动项目中,以取代说教;比如用“陪伴式”服务,激发区域内各类团体、社会组织“内部生长”、“共同繁荣”。

  “我们要展示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他们提供方案策划,一拍即合。”贺利氏古莎齿科有限公司有意向绵阳市留守儿童提供治疗龋齿的物资,却迟迟未能做成。“虹梅庭”帮他们策划了新的方案:与徐汇牙防所“组团”,一家出医生、一家出物资,最终帮了300名留守儿童。“本是一家单位做公益,其他单位看了好,就会‘加盟’。”虹梅庭负责人说,“社区涂鸦”、“雷锋跑”、“斑马线行动”,不少企业公益项目通过“虹梅庭”放大,成为整个园区、上万人参加的活动。

  参加摄影课的白领们在“虹梅庭”组了个项目“为社区老年人拍金婚照”,走街串巷,留意普通居民生活。一名摄影志愿者说,“原本学摄影是自娱自乐,现在用来记录这些美好瞬间,感觉这个地方很有爱。”为解决支部党员碰头难、找活动场地难的问题,矽映电子科技公司党支部书记杨俊飞用业余时间开发了一款集收党费、网上党课、组织生活通知、区域资讯等内容的APP,也被“虹梅庭”看中,鼓励他做成适合整个虹梅辖区党组织的手机终端。“在这个平台上,支部之间可以交流、取经,也可以联合开展活动。

  位于田林路的“虹梅庭”离杨俊飞所在公司尚有一段距离,下班算上堵车要三刻钟。“希望公司周边就能有个虹梅庭”,杨俊飞的愿望很快就将实现。虹梅街道计划以500米为最大半径,通过公共投入租赁、空间开放共享、合作服务项目等模式,分片区在华鑫中心、普天科技园等处打造6个“虹梅庭”,目前3个已在筹备中。“我们希望做到,哪里有园区,哪里就有虹梅庭。”蒲亚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