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虹桥文化艺术中心年底竣工 西部告别无千人剧场尬尴

08.08.2015  12:00

  东方网8月8日消息:历经三年多建设,由天山电影院改建而成的虹桥文化艺术中心有望在年底竣工。中心集多功能剧场、文化艺术展览、艺术培训等于一体,不仅将改变上海西部地区没有可容纳上千人剧场的历史,也将成为沪西文化新地标。

  作为当年上海西区为数不多的4星级影院,天山电影院前的飞天雕像,曾是天山路的标志。2012年5月运营32年之久的天山电影院推倒重建。最早年底,影院将以全新面貌闪亮登场,东虹桥文化公司副总姚旭颖说,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文化艺术中心:

  【我们暂定名称叫虹桥文化中心,它将是一个包含1000座大中型剧场,以及7个电影厅,里面拿出一个作vip导演厅,一个作4D影厅。预期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正式竣工。试运营预计是在明年的农历年前展开,争取到明年劳动节前后正式开业。】

  上海的剧院演出场馆一直面临地域分布不均的问题。大部分的剧院演出场馆集中在黄浦、静安、徐汇,浦东也有东方艺术中心,在北面则有大宁剧院,相对在上海西部地区却无法摆脱“千座等级以上剧院为O”尴尬。虹桥文化中心大剧院的建成将填补这一空白。曾经,天山电影院是上海西区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地标之一。如何延续“老字号”的地标生命力?长宁区文化局副局长吴文沁说,首先就是打造剧场集聚效应。

  【从天山路往西的话,靠近威宁路这里有缤谷二期,目前已经在建的有6到7个小剧场,未来可以呼应这个1000人座的大剧场,作为小型的,先锋的,实验话剧呀,小型的折子戏这样一个补充。再往西,有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民俗文化中心。这样的话,即有公益性的,又有经营性的。将建成沿天山路剧场集聚效应。】

  虹桥文化艺术中心地处虹桥商务圈,优越、便捷的地理位置将有力推动区域内的文化消费。姚旭颖说,第二点就是要在商旅文结合上做文章:

  【我们已签定战略协议的就是金虹桥百货,如何实现我们双方在会员上的相互引流,互相服务。比如,餐饮的的折扣呀,停车的优惠啊等等。】

  除了硬件、环境和氛围,文化地标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演出内容。吴文沁说,公益性将足够吸引有着“天山电影院情结”的受众。

  【我们也想通过这样的一种布局,能使我们的公共文化西进,把西面老百姓的这样的一些公共文化载体的建成来推动西面公共文化服务能级的提升。】

  中心的管理运营摒弃国资独营,走完全市场化路线,更能根据市场所需安排演出。姚旭颖表示,未来通过与多家著名剧院演出巨头的合作管理,打造一张金灿灿的上海西部戏剧谷名片:

  【其中有意向合作的,比如我们话剧业巨头锦辉传播,它的盗墓笔记,小时代系列加在一起的票房可以在全国位居三甲,另外,我们在音乐剧版块跟有中国音乐剧教父美誉的李顿教授合作。希望引进他的一些原创音乐剧,以及韩国的一些优秀的音乐剧作品,驻场演出,来带动我们的人气。打造上海西部戏剧谷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