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导致蔬菜价格居高不下怎么办? 市商务委和市农委:本土生产和市外引进双管齐下

28.03.2016  16:24

几年前的“蒜你狠”又回来了?近日,跑菜场的市民们都反映大蒜价格飙高,此外很多蔬菜价格也越来越贵。记者调查了解到,罕见“倒春寒”导致蔬菜价格居高不下。

蒜你狠”卷土重来价格逼近一般猪肉

刚刚买的蒜头,11块钱一斤了!便宜点的猪肉现在才多少钱?价格都快差不多了,大蒜什么时候这么贵了啊!”昨天,市民王女士将在超市买的蒜头拎给记者看,价签上印着“21.98元/kg”的字样。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这一价位目前还算大蒜零售价格的较低水平,部分超市、社区菜市场的蒜价已经接近每斤13元。

大蒜产地及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上涨主要由于主产区冬季遭受冻害,大蒜货源短缺使蒜价飙高。此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生产和消费国,人民币汇率的走低,导致大蒜出口形势向好,供应商纷纷选择将大蒜出口,造成国内货源短缺。

青年报记者还在走访中发现,大蒜一涨,餐厅里的免费蒜瓣也渐渐“销声匿迹”了。“韩式烤肉吃的时候都得加一些生蒜片,大中午的怎么就没蒜了?”市民赵先生抱怨,他最近去杨浦区的一家韩式烤肉餐厅吃饭,要了几次蒜片都没给,最后餐厅服务员告诉他餐厅“没有蒜了”。无独有偶,记者走访了一些中小型餐厅,原本供应的蒜头已经悄然消失,如果有顾客需要,老板会拿出半头蒜来,或者表示后厨已经没有蒜了。虽然大蒜价格飙涨,但是大部分餐厅表示,不会因此调整菜品的价格。

罕见“倒春寒”导致蔬菜价格上涨明显

昨日下午,在虹口区的一家菜场,青年报记者在各个菜摊询问价格,毛豆从以往7元一斤涨到13元一斤,大茄子从8元一斤涨到11元一斤,蚕豆上市价从以往10元一斤涨到14元一斤……“没办法,批发价涨了,我们也只能跟着涨,总不能做赔本生意吧。”一家摊主说。

据了解,今年起,全国三次大范围、超强度的寒流对蔬菜特别是南方地区蔬菜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尤其是3月上旬的“倒春寒”天气,对本市当季客菜的主要产地——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甚至海南影响极大,寒流所到之处,蔬菜无不遭殃:海南冬瓜、福建土豆、番茄几乎全军覆没,福建蚕豆、广东土豆、海南各类豆荚、椒类大幅减产,云南葱头、浙江竹笋推迟上市等这些因素,导致近期本市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蔬菜批发价格比春节前上浮明显。

蔬菜价格的高低,受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普通老百姓,青年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菜场里还是一片喧闹的景象,“没办法啊,菜价再高,也不能不吃菜啊。”来买菜的刘阿姨说,“平时我喜欢吃有机菜花,以往同样的钱去买,现在还不够一盘菜。

双管齐下

市商务委:引进外省市蔬菜

为应对严峻的蔬菜供应形势,商务委方面表示,已经启动应急供应预案,多管齐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主要举措包括,本市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与全国各大基地产销对接,引导外省市蔬菜来沪交易,对外省市供沪蔬菜经营户实行减免市场交易费等措施,其中绿叶菜全免,瓜果类减免10%。同时,完善标准化菜场、生鲜超市、智慧微菜场、社区菜店、临时售菜点及网络配送等销售模式,推进直采直供,减少中间环节,有效降低流通环节成本。

另外,本市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也已采取物价调控、产销直供补贴、对困难群体的补贴等多种措施,尽量减少主副食品价格高位运行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江桥批发市场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新现象,罕见的寒流天气正在把“上海菜,全国来”改写成“上海菜,全球来”。市场内,来自越南、缅甸等国的冬瓜、南瓜、紫薯、小辣椒等蔬菜也来“驰援”,第一批30吨已到达。“这说明尽管总体价格在上涨,但是上海‘大市场、大流通’的供应格局在确保蔬菜充足供应方面是无需担忧的。

市农委:落实本市蔬菜生产

据市农委介绍,目前,地产蔬菜上市量充足,以青菜为主的绿叶菜量足价稳。据统计,近期市郊蔬菜在田面积44.4万亩,其中绿叶菜21.0万亩,地产蔬菜日均上市量7600吨,其中绿叶菜4100吨。据定点监测,进入3月份以来青菜田头交易价每公斤为2.15元,较2月份下降35.6%。

农委部门开始积极落实蔬菜生产面积。一是按照《确保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责任书》以及《关于进一步抓好本市蔬菜生产工作的意见》要求,通过层层落实蔬菜种植任务以及考核奖励机制和各项生产补贴政策措施,稳定本市蔬菜种植面积尤其是21万亩“夏淡”绿叶菜种植面积。二是抓好在田蔬菜生产。充分利用建成设施菜田,组织市郊蔬菜标准园、核心基地等重点蔬菜生产单位,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及时换茬播种,确保重要生产基地种足、种好各类蔬菜。同时对在田蔬菜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蔬菜市场供应打好基础。三是加强信息和技术服务。加强蔬菜生产和价格信息监测,及时掌握产销动态,引导菜农合理安排茬口,优化品种结构,做到均衡播种、均衡生产、均衡供应。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首席记者 范彦萍

此次“倒春寒”导致蔬菜价格飙升。青年报记者  常鑫    吴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