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到深处,是人性在闪光
小红帽配呢大衣,见面行礼犯错致意,虽然出身秘鲁丛林,却说得一口纯熟英语。遭逢天灾,被迫流离,胸口挂块小牌子,就偷渡到伦敦等待认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英国电影《帕丁顿熊》,真人动画的逻辑都和现实世界过于疏离。
可在影院里,成人看得会心,身旁的孩子也前仰后合。固然,孩子的笑点,大都出在水漫浴室、男扮女装等囧事上,但毋庸置疑,《帕丁顿熊》是一部再流畅不过的家庭电影,通篇都写着一句信条:我幼稚,可是我很温柔。
温柔在于——闪烁的街灯,曲折的巷道,飞驰而过的双层巴士出现在小熊帕丁顿的面前,仿佛来到城市第一天,惊险而充满惊奇。而当街头艺人的歌声响起,钟楼的震荡响彻整座伦敦,也会飘落连绵细雨,鸽群飞过天际。
温柔也在于——当帕丁顿在火车站穿行的人流中茫然失措,当布朗一家为了是否收留帕丁顿而产生分歧,姿态的表象背后,都有深层的款曲。哪怕是大反派标本师,也有父亲特立独行留下的“阴影”,最后,还难逃“铲屎大将军”的命运。人性的复杂,孩子未必懂,成人也因此有了讲述的空间。
某种程度上,《帕丁顿熊》算是一部伦敦城市宣传片。但帕丁顿的“迷失伦敦”,却排布着英式的自傲与自嘲。探险家在萌熊面前的良心觉醒,呼应标本师女儿在博物馆内丰富的藏品,或许是日不落帝国殖民历史的隐喻。但白金汉宫岗亭卫兵从高帽子里面无表情地掏出一套英式下午茶,又满溢着幽默的气息。
恰是这些背景,让《帕丁顿熊》在老套的故事之外,得以超越《小鬼当家》或是《101真狗》,寄寓更多的玩味可能。换言之,总会搞砸,又迸出鬼点子;总难免失落,又始终对人性怀抱信心的帕丁顿,之所以萌化了,不只是形象本身,更是在独特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人性的果实。
由此想到最直接的类比。同是棕色小熊,国产动画片《熊出没》颇受市场追捧,进而衍生出两部大电影,却免不了孩子痴笑、成人苦笑的局面。一旦重心落在挖空心思安置“机关”,嘻哈之后,回味自然寡淡。
而由移动应用Line的插画引申出的卡通形象布朗熊、可妮兔,却能引发相关周边的抢购热潮。可妮是一只乐天活泼的兔子,布朗则是可妮敦厚踏实的男朋友。有一幅外出野营的插画,熊配着兔子的睡袋,兔子则裹着熊的“外衣”。更细致的是,当可妮已经呼呼大睡,心思深重的布朗还睁大着眼睛辗转反侧。
喜欢布朗和可妮的情侣,多半是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至于帕丁顿,流浪、厕身、误解、包容,又何尝不是人生最普遍的际遇?相形之下,国内的动画电影,却缺乏人的镜鉴,对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处境,更是鲜有关切。
眼下,“萌”早已是高频词汇。可什么是“萌”,倒似无定论。也许,“萌”不惟是流转的眼波、甜美的微笑,更是在一切外物身上,洞察自己的身影,捕获人性的闪光。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