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家长打莲湘 金山家校互动传播传统文化
廊下小学学生娟娟家有根神奇的“莲湘棒”。娟娟放学后回到家会拉着爸妈的手,教他们“打莲湘”……一段时间下来,爸妈减了肥,气色更好了。娟娟说:“打莲湘可是我们金山廊下的传家宝,学会了这个本领我真开心!”
莲湘文化、农耕文化、孝文化……记者昨日获悉,金山区46所学校67个传统文化项目今年已被立项为该区第10轮民族文化技艺培训项目。
孩子教家长打莲湘
一走进金山的廊下小学,一股清新的民族文化之风迎面而来。一群女孩在大戏台上表演当地特有的“打莲湘”舞蹈。
莲湘是当地的民间舞蹈和民间娱乐,相传已有300多年,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莲湘棒在女孩们手中,犹如“金箍棒”一般,上下翻飞,富有节奏。10岁的娟娟告诉记者,自己教会了父母“打莲湘”,感觉很自豪。“学校要求我们把打莲湘的本领回家教给爸爸妈妈,在莲湘节上邀请跳得好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我回家当老师,爸妈都表扬我跳得好!”
“我们希望做到‘家家有莲湘棒’。这不仅可以融洽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推广。”廊下小学校长朱保良介绍说。
而在朱泾二小周五的探索课上,则是家长志愿者们给孩子们上拓展课,讲述传统文化的奥秘。该校选聘来自不同学校的家委会成员为讲师,开设了自理小能手、弄堂小游戏、手工小制作、生活小常识等五类课程活动,推广传统文化。
金山区教育局表示,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学校的重要使命,也应该是家庭的重要使命。而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中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这是金山区传统文化传承的一大特色。
“宝贝去哪儿”讲农耕文化
在金山,农耕文化通过亲子体验活动得到弘扬。“宝贝去哪儿”的乡村亲子游活动活动,从9月20日将一直持续到11月30日。金山区中小学家庭教育讲师团专家老师则举行了公益沙龙讲座,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讲述农耕文化。
10月19日上午,百户亲子家庭在蚯蚓路艺术农庄,参与了主题为“稻喜金山情,最美家园梦”的农耕体验活动。亲子家庭通过“稻喜金山情”收割五彩稻、扎稻喜人和观大地美术展等体验,感受金山农民画活态传承的独特魅力和农耕文化的快乐。
除了打莲湘文化、农耕文化之外,枫泾地区学校的“金山农民画”、西林中学的“西林版画”等一大批区域特色校本课程,相继推出。2014年,金山共有46所学校的67传统文化个项目被立项。
孝文化为老人筑温暖家园
孝文化的实践,在金山区不是走过场,而是办实事。
西林中学校级家委会成立了“西林之星”助老亲子志愿服务队,每个学生家庭与朱泾镇第一敬老院一位或一对老人结对。
金山区家委会联盟副会长、秘书长沈娟介绍:“以往很多助老服务都只是走个过场,在节假日看望老人,甚至都不知道老人的名字,但我们的爱心结对卡上面有老人及其结对家庭双方的姓名及联系方式,双方会经常联络。结对家庭有时间会去看望老人,忙碌时,可以去个电话问候一下老人,老人在想念‘孩子’时,也可以给他们的‘孩子’打电话聊天。这样就能让很多孤寡老人真正感受到家人的关怀。”
服务队还开展了陪老人话家常、带老人游金山、给老人保清洁、与老人齐联欢等多元的服务内容,给老人带去一份快乐,献上一份爱心,为老人筑起温暖家园,安享幸福晚年,真正实践“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