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金声】一杯“下午茶”的人文关怀 ——张巍暖心的“周一下午茶”,你想来一杯吗?

26.05.2017  18:58

  在上理工南校区有这样一间办公室:每当周一的下午,室内就会弥漫着咖啡的浓香,桌上的点心盒里装满了美味的小零食,少至五六位,多至十几位学生围着老师或坐或倚,以心交心,畅所欲言,让原本有些严肃的办公室充满了温情、暖心的气息。这,就是社科学院张巍老师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的“周一下午茶”活动,而这样的场景已成为一种常态。
  记者采访张老师时正值周一下午,亲眼见证了“周一下午茶”的火爆——在采访期间不断有来找张老师的学生轻轻叩响房门。不禁让记者产生好奇:张老师的“周一下午茶”究竟有何“魔力”?为何如此吸引学生?

 

“周一下午茶”场景

 

  “ 学分超了的情况下我还是去选修了张老师的课”
  对于许多张老师的学生来说,第一课堂是他们彼此建立信任的基础。“你能想象一百多人的课,最后来上课的人教室里坐不下站着听课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吗?”光电学院2014级电气工程专业的徐景贤开玩笑道,“张老师思修课的前排一般很难占到座位,如果在晚上上课,下午课第9节课就需要去占座了。”这是徐景贤分享的“占座小经验”。
  “其实,以前我对思政课抱有偏见,总觉得那是枯燥无味的”能动学院2014级的潘小珊说,“张老师为我打开了思政课‘新世界的大门’,案例分析、课堂发表……在张老师的课堂上,思想与思想能产生碰撞,从而对我有所触动。”潘小珊觉得,在课堂上能触动人心的老师,是可信任的存在,“因此,在学分超了的情况下,我还是去选修了张老师的现代礼仪课。”
  在张老师看来,每一位教学岗的老师与学生的“初次见面”都是在第一课堂,“第一课堂上不好,如何能抓住学生的心?不能令学生信服,思想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张老师说。扎实的理论基础,让学生有所学;灵活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乐于学——这是张老师提高课堂抬头率、参与度的两大“法宝”,而她在课堂上的“专业”与“随和”为她在学生中赢得了一个亲切的称呼——“巍姐”。

 

课堂谈论

 

   一杯“下午茶”,润“心”于无形
  长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张老师深深觉得:思政教育,应当将课堂延伸到45分钟之外。如何实现与学生在45分钟课堂之外的“面对面”?张老师对此最初的探索是“思修沙龙”与“集体慈善拍卖”活动。“当时我每学期都会在学校1906咖啡馆包几次场,或办沙龙或搞义卖。”张老师说,“当时效果很好,同学们增强了交流,有了归属感。”但几个学期后,张老师觉得模式需要有所改进,“一直集中在一个时间段的话很多同学没法参加,而且现在的95后学生需要的可能是更精细的辅导,更平等的对话。”

 

张老师制作的校园地图

 

义卖活动现场

 

  张老师决定投入更多的私人时间到“思政第二课堂”中。“刚开始是周一的下午有空,我告诉学生可以来找我面对面谈心。”这是“周一下午茶”开始的契机,“后面逐渐发展成为每周一都有学生来找我,索性我就将这块时间腾出来专门用于学生辅导。”张老师介绍到,“如果有私人问题,可以单独和我预约,如果没有单独的问题大家就一起聊,什么问题都能聊,没有特别的规定,非常开放。”
  张老师的“思政第二课堂”规模虽然缩小了,但频率提高了,与学生的对话更入心了。“在一个轻松的氛围里聊天,感觉就像是和朋友相处,又觉得是一个有经验的长者在指点你。对自己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是参与“周一下午茶”活动同学们的共同感受。

 

张老师与学生谈心

 

张老师自费备好下午茶

 

   “粉丝”爆棚的线上互动“思修群”
  从45分钟课堂内到45分钟课堂外再到网络新媒体,对张老师来说,所有平台都可以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目前,张老师有一个容纳了几百个不同专业学生的线上互动“思修群”,里面都是张老师的“忠实粉丝”。人生感悟、求职求学、情感困惑、理想追求……成长的喜悦与烦恼,在这里都可以分享。张老师说:“有时下了晚课到家后与学生互动到12点多,还是会有学生抢着发言。”
  能动学院2014级的徐佳琦说:“我最感动的是有一次自己心情很低落。正好此时张老师在群里@所有人,说无论你认不认识她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和她聊聊,随时都可以联系她。这句话仿佛一股暖流温暖了独自一人在外的我,觉得有一个亦师亦友的人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可以伸出手拉你一把。”
  45分钟课堂内外也好、新媒体阵地也好,张巍老师特别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们在上理工找到归属感,找到家的感觉。张老师说,“这是我做老师的本分。”

 

学生对张老师的“表白”

 

  张老师@所有人的一段话

 

   是“形式”的吸引力更是“人”的吸引力
  除了对学生倾注关心、爱心,张老师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周围的同学——“思修沙龙”、“慈善拍卖”、“周一下午茶”,这些活动的组织费用基本都是张老师个人负担的。张老师还热心于公益,她长期资助了几名孤儿,也常常贴补家庭困难的学生。这样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发出感叹,“从张老师身上,我懂得了如何正确看待金钱。” 
  “我在大二的时候认识的巍姐,转专业时糟糕的心态、保研时巨大的压力,都是巍姐帮助我化解的。”能动学院2013级的郜鸿宇说,如今他已被确定保送上了清华大学研究生,“我永远忘不了巍姐给我准备的保研规划,为我买的许多面试的服装和那些鼓励我的话,可以说没有巍姐就没有现在的我。”

 

张老师与学生合影

 

  “张老师,我家孩子快崩溃了!”这是张老师上个月晚上9点多,接通来自学生妈妈的电话时听到的第一句话。“我当时很焦心,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后来才了解到,这个成绩很好的女孩子因为抗压能力太差,一件生活中的琐事,她却几近崩溃,家长无法消解,只得求助于张老师。“当天晚上12点多我就联系那个孩子,第二天约了见面,谈了一个早上,给她做了基本的疏导,教她一些减压的方法,现在学生已经好多了。”张老师欣慰道,“家长后来一直感谢我,说因为有我这样的老师,她很放心把孩子交给上理。”张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在张巍老师的课堂、活动之外,还有许多学生另约时间,为的就是和张老师聊聊天。与其说是张老师的育人形式吸引人,不如说这是源于张老师本人的魅力。“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我希望能够做善良的引路人,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对教师自身不断地修炼。”张老师如是说。

 

 

供稿:宣传部 王雨亭

编辑:新闻中心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