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计划是英才之路?

21.01.2015  22:59

  据媒体报道,近日以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为宗旨的中学生英才计划已经进入第二期。英才计划是由中国科协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工作。其初衷在于发现一批具有科学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促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但有人认为,在当前以高考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之下,英才计划存在一定的问题,背离了初衷,在实施过程中走样和变味。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本期约发两篇稿件,以飨读者。

   人才培养不能有问题就否定
  ■线教平
  一个计划该不该实施下去,应主要看其自身是否遵循了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如果仅仅因为执行中的外部因素干扰,导致了其“走样”和“变味”就否定它,这和因噎废食有什么两样呢?事实上,只要有效果,在执行中遇到了事前没有预料到的问题,不断完善就是了。
  英才计划非我们国家独有,在大洋彼岸的科技强国美国,向来看重英才教育,一些学校对天才儿童的选拔甚至从小学一年级下半学期就开始了。此外,美国少数高校也从事着天才少年的发现和培养工作,最著名的当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天才青年中心项目。该中心每年进行一次“搜寻天才”的测验,30年间已经有大约150万名学生通过测验参加暑期课程,其中年纪最小的才上小学二年级。在亚洲,新加坡和韩国也都非常重视英才教育。新加坡在小学阶段就开始选拔智力超群的学生,并推出了“天才教育计划”;韩国政府已将英才教育列为首要教育方案,并依法推进。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部分儿童尽管人数较少,但却是国家智力资源中非常珍贵的一部分,从因材施教的角度说,他们的兴趣爱好、发展前景也没有理由被忽视。而英才计划的实施,毫无疑问为这些学生的成才搭建了快捷的桥梁。
  就我们国家而言,立足于科学探究项目的英才计划推行并坚持尤其显得必要。一份关于中美日韩四国在2013年联合开展的“高中生科学意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高中生“对科学的喜爱程度最高,研究意愿最强”,但是“由于缺乏条件,中国学生开始科学课题研究最晚”。这一结果,也许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的一流人才”的钱学森之问。
  曾有人做过一个统计:整个20世纪100年当中,诺贝尔奖得主一共有159人次,这些人开始从事得到诺贝尔奖的工作时,年龄30岁以下的占20%左右;1/3左右的人做出顶尖成绩是在20多岁。这就意味着,那些得到诺贝尔奖的人,其实在20多岁就已经进入了那个领域并站住了脚跟。也许正因为如此,多年前,我国曾有60多位科学家发出倡议,建议国家重点实验室向中学生开放,让孩子们接触第一流的科学家和高端实验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坚持并推进英才计划,乃至把科学研究向中小学生倾斜,让学有余力、有科研潜质的学生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家们身边成长是多么紧要的一件事。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从现实实践看,英才计划也面临高考压力,以及来自学生和家长方面的挑战等。在这种情况下,英才计划很容易陷入发展误区,比如与高考挂钩,比如急切地要他们出科研成果等。但这些显然不是否决英才计划的理由,相反,英才计划要良性运转,就要想方设法规避这些误区,坚决避免和功利化因素挂钩,使之不受干扰、纯粹地发展下去,最终实现初衷。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采取系列配套举措。比如,针对学生知识储备欠缺的问题,可以在教授指导下进行自学弥补;比如针对学生和学生家长顾虑影响高考的问题,可以进行时间的妥善分配和进行招考改革等。总之,英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他们和多数学生一样都不该被埋没,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人尽其才”不仅是他们的职责,也是我们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英才计划别被功利绑架
  ■朱四倍
  国人有尊重人才的传统,对发现天才、培养天才一向乐此不疲。远的可追溯到汉代,察举制中就专设童子一科——把12岁左右、能博诵经典的年幼才俊拜为童子郎;近的公众更不会陌生,中科大少年班就是明证。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无论是中学生英才计划,还是“明天小小科学家”,都有着相当大的目标——不仅要培养科学家,而且要培养大科学家,似乎就是为了直奔解决钱学森之问而去,并且都是从小抓起,请大学者授课等等,但结果呢?
  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何况还有一些岔路,凭什么就能认定入选者就是“科学家”的料?这充满了教育者的傲慢,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偏见——大科学家教的学生怎能不成为“科学家”?细节表明,这些入选的中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缺乏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生并不主动、积极,还有见面之后就“失联”的。用经费问题来说事,也不合适,奥数、艺考不都是家长自己掏钱吗?但照样人潮涌动!所以说,应检讨和反思我们培养天才的标准和模式是否对路。
  进一步说,尽管国人崇尚天才,试图培养天才,但对天才的判断和识别能力不高。事实上,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英才培养方式,成功的经验也不少,我们却无法学其长,往往试图速成,试图照葫芦画瓢,结果是弄了个四不像。美国教育总署定义的天才儿童模式,被不少国家和地区采用,认为天才儿童是那些通过专业人员鉴别、凭杰出才能获得优异成绩的人,为实现他们自身及社会价值,这些儿童除接受普通教育外,还需要特别的教学计划;认为能取得重大业绩的儿童包括在下列任一领域中有显著成就和具备潜能:通智力倾向、特殊学术能力倾向、创造性的或富有成效的思维、领导能力、视觉和表演技巧。但是,在我们这里,智力似乎成了唯一准则,成为科学家是唯一目标,受教育者不是主动的、能动的个体,仿佛成了一个机器的零部件,不见生机没有活力。在这样的事实面前,种种英才培养计划怎能不遭受挫折呢?
  更何况,功利已经主导了成人社会的选择,未成年人只能在成年人的驱使下选择,那些与升学无关的学术兴趣又靠什么获得呵护呢?所有的满腔热情和乌托邦想象的碰壁是一种必然。这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因为所有的教育都不可能离开社会环境而单独存在,这是常识。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有先天智力的差异,先天秉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个体的成长路径。陶行知先生就认为,人的先天秉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教育的作用是相对的。“天才是做学问的根据,有几分天才做几分学问,大概天才有十分八九之势力,教育的势力只占十分之一二。”也就是说,智慧是人的灵性,属于天才的范畴,知识是积累而来,属于教育的范畴。但是,以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实施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其教育对象中有可能存在庸才,相反,没有入选者中间也不乏真正的英才。推理开来,在利益和功利面前,难免不会重蹈“明天小小科学家”的泥淖——造假行为。
  无须指责家长的功利,不用苛求孩子的“失联”,在分数决定一切的大环境没有改变的事实面前,认真审视我们的英才鉴别标准,省察培养路径和目标,或是最优选择,否则所谓的中学生英才计划就是隔靴搔痒,不痛不痒。(作者系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教师)
  
   【微观点】
  @海棠花开未眠:国内一度流行的“少年班”、“天才班”证明,如果高考仍然占决定性作用,那么诸如此类的创新实践只会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因为家长和学生以及学校都是功利化的,在高考模式下,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参与其他的事情呢?
  @小洁饭:我赞成这样的创新计划,导师手把手带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学生的科研创新潜力,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我认为这是好事儿,应该鼓励!从中筛选出真正对科学感兴趣的孩子有何不可呢?不要因噎废食。
  @残风酷景:英才计划虽然可能会占用一些复习高考的时间,但是对真正喜欢科研的学生来说,这是完全没有损失的,反而给他们提供了提前接触科研的机会。说不定还真能培养出科学家呢。
  @鑫钺舞的风乐舞:要坚持让诸如中学生英才计划这样的创新项目远离高考指挥棒,纯粹凭兴趣参与,从而打开眼界、收获兴趣,这对学生而言也是好事情。
  @番茄草莓2010:有的孩子能参与,有的孩子不能。这样的选拔会不会有失公平?能否让相关课程网络化呢?让感兴趣的孩子都能学到知识。
  以上网友言论摘自新浪微博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1/21/content_429968.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