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区:“百千万”撬动国土新常态

13.01.2015  06:35

  “地下二、三层是地铁4号线及智慧管网综合管廊,还有一个停车场,服务于周围33栋塔楼。地下一层是10万平方米的商业区,下沉式广场使人在其中不会感到压抑。”江苏省苏州市规划展示馆内,工作人员将太湖新城(吴中片)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的现状一一介绍给来宾,迎来啧啧赞叹。该项目是苏州市第一个独立的地下空间出让案例,开启了太湖新城立体开发的时代。而今,这一地下中央商贸区已经开建。

  随着苏州市区重心南移,未来太湖将成为苏州的中心。苏州市吴中区拥有太湖3/5水域,太湖新城30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和10平方公里的启动区,已成为节约集约用地的范例。而在当下,吴中区全域正紧紧围绕“追求绿色发展”的主题,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苏州市国土资源局吴中区分局局长张春明告诉记者,近年来,吴中区以实施百矿整治、千企升级、万亩集聚的“百千万”工程为抓手,以用地管理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带动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千百万”,走出了一条“发展保护两相宜,质量效益双提升”的新路径。

   百矿整治”呵护生态红线

  “吴中区陆域有一半是环太湖陆地和山体,属于主体功能区禁止或限制发展区域,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极为繁重。为此,我们实施了‘百矿整治’工程,扎实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张春明说。   

  在吴中区木渎镇七子山关闭矿山治理工程现场,记者看到,坡顶上的原生植被绿意葱茏,而一度岩体裸露的陡峭宕口坡面,也被小灌木和绿草窠覆盖。“上半年工程结束后,就进入了为期3年的养护期。看,第一年就满眼绿色,效果是很不错的。”吴中分局副局长冯富荣话语间满是自豪。

  据介绍,七子山宕口治理面积31227平方米,采用削方清坡、回填压脚、平台修建等手段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采用挂网客土喷播、坡面苗木补种、挡墙内绿化以及植被养护等手段恢复矿山生态环境。

  “治理期间,2013年10月一次暴雨后塌了8000立方米,后来治理方案又重新调整,坡顶松树林那边一直以来是公墓,为此迁走了30多座坟,好在山体比较稳定,不用再迁坟削山。”工作人员介绍。

  山脚下是几家多年的石材加工厂,还在生产。冯富荣告诉记者,这些厂子也将陆续关停并转,宕底25度坡度以下的土地要盘活,能复垦的复垦,腾出建设用地存量指标。

  最早从2002年开始,吴中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整治、统一资金投入”的治理原则,全面禁止开山采石,大力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优化提升矿山周边环境容量,按照形态、业态、生态布局“三态合一”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和公用事业。截至目前,吴中区共投入约4亿元,累计复垦废弃地达8600多亩,治理废弃矿山宕口近百个约1.35万亩。

  “其实‘百矿整治’2013年前就已基本完成,现在还有几处是最难啃的骨头,两个项目5个小标段,主要是区域位置太偏僻,作业面不理想,大型机械进不了场,不过,按计划收尾不成问题。”冯富荣胸有成竹。

   千企升级”,高标准厂房辟出集约新路

  近年来,吴中区积极引导入驻产业集聚区,不断整合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特色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并以用地管理机制促进“千企升级”,土地资源集约效应进一步彰显。

  吴中在产业集聚园区大力推广“立体开发”,推动产业发展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双赢”。2013年起,该区选定集中连片、存量建设用地较多的区域,积极探索开展多层高标准厂房试点。

  甪直智造产业园是苏州市政府对产业升级的高标准厂房试点园区,占地不到5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记者看到,8栋高层厂房已经竣工,部分企业正在入驻。“底层层高可达9米,货车可以直接进入车间。建筑是全框架的,地基全部打了桩,每层楼板的承重也足够。”该产业园开发商苏州合金置业总经理王钟华介绍。

  甪直镇传统产业包含了模具和机械制造,高标准厂房建设也以此产业为导向。不过,要进厂房还得先“海选”,后复核。“企业规模不要求大,但质量要高,基本是10选3,乡镇范围内适应产业升级要求的,城镇化过程中一些要拆掉但无法再供地的,企业也愿意调整升级的,都欢迎来。”王钟华说。

  热流道模具的韩资企业柳道万和,原来占地23亩,升级还需要30亩地。但政府无法单独供地,于是引进这里。“该企业进驻只用了4000平方米,算上公摊也就六七亩地。企业一年税收9000万元,亩均产出更高。不但如此,通过它还引进了几家上游机械企业。”甪直镇国土资源所所长吴翔峰说。

  “以往中小企业申请土地至少10亩,现在标准厂房一栋占地也就三四亩,足够用。如此一来,节约用地可以在50%以上。之前工业用地产出率在年税收10万~15万/亩,企业集中后可达到30万~40万/亩,提高一倍以上。”吴翔峰介绍。

  该高标准厂房园区也是苏州地区唯一可分割独立产权证的产业园。“独栋的厂房对企业来说是很好的固定资产。好的企业想着上市,三板上市的标准也就是产值5000万元,企业产值、技术都过关,还要体现固定资产。另一个好处是,企业今后如果转行,厂房可以随时交易,退出机制畅通。”吴翔峰说。

  高标准厂房试点只是亮点之一,在低效工业用地进行再开发方面,2012~2013年吴中区实现4134亩再利用,2014年吴中区下达各镇、区低效利用工业用地腾退转优目标责任共计1000亩。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已成为吴中区破解资源瓶颈、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出能力强、环境污染少的项目进驻,为吴中的绿色发展腾出了拓宽了空间。

   万亩集聚”打好美丽吴中生态底色

  苏州园林,以小而精美著称。而当前,苏州正大手笔打造现代、自然的“开放式”园林。澄湖现代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紧扣“生态、科技”主题,重点打造万亩水生蔬菜基地,同时也营造出高标准旅游环境,成为四季常绿、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的旅游新去处。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吴中区严守“生态红线”,划定生态红线保护区1943.24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7.2%。红线之内,吴中区扎实推进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地“4个百万亩”工程,完成59.2万亩耕地保护任务上图落地。近年来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约2.06万亩,全区59.19万亩农用地中高标准基本农田达11.13万亩。

  澄湖现代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的“万亩整治”,是以水产、水稻、水八仙、绿地湿地“三水一绿”生态农业为特色,从农民手中流转96%的土地,实施高标准良田整治改造,规划种植水稻7000亩,水八仙1.5万亩,水产6000亩,生态林地1000亩。同时,结合“美丽村庄”建设,完成52个村庄的环境整治提升,建成湖浜村等3个区级美丽村庄。生态驳岸、粉墙黛瓦、苏南水乡新面貌,成为生态图画的一景。

  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吴中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吴中区将坚持‘生态立区’战略,把继续贯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作为破解资源瓶颈的主要途径,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推动全区保资源、保发展、保权益的综合能力再上新台阶。”张春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