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荡火种》在沪首演 “阿庆嫂”已唱到第七代
阿庆嫂智斗刁德一、胡传奎
8月2日消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沪剧院近日整理复排沪剧经典剧目《芦荡火种》,并推出明星版与青年版两组人马分饰剧中角色。昨晚,上海沪剧院特地赶赴“故事发生地”常熟沙家浜,举行经典传承版《芦荡火种》首演。
回眸·《芦荡火种》闪耀沪剧之魂
1960年1月,沪剧《芦荡火种》首次公演于上海共舞台,一炮打响。之后被移植改编为现代京剧《沙家浜》,从此燎原全国,堪称沪剧历史上里程碑式的剧目。
一出《芦荡火种》集合了沪剧在艺术创作上的优势。题材上,《芦荡火种》选取我党地下隐蔽战线掩护新四军伤病员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故事的发生地选择在靠近上海的江南水乡、芦苇荡中。人物塑造上,不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举手投足都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民间智慧。阿庆嫂综合了众多地下工作者的原型,通过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的艺术再塑,成为舞台经典。京剧阿庆嫂的扮演者赵燕侠对丁是娥的原版“阿庆嫂”充满钦佩,在她看来丁是娥的表演随意自然,一个背躬、一个眼神都充满了戏,活脱脱就是那个茶馆老板娘的样子。其余人物形象也为后人在艺术创作上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与经验,在沪剧表演艺术家邵滨孙舞台艺术60年的专场演出中,京剧名家马长礼还风趣地对邵老说:“你才是刁德一,我是刁德二啊!”
《芦荡火种》强大生命力的源泉,来自于沪剧扎根生活、关照现实、紧贴时代脉搏的剧种特质,这也是沪剧之魂。从1960年首演开始,到今天整整55年,上海沪剧院曾先后多次复演《芦荡火种》。从第一代阿庆嫂丁是娥开始,直至今天经典传承版的主演程臻和青年版中95后演员洪豆豆,沪剧《芦荡火种》先后曾有七代演员扮演过阿庆嫂这个人物形象。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沪剧作为上海唯一土生土长的地方戏剧种,剧种的历史进程与上海城市发展的脚步息息相关。我们很有必要重温这出戏的创作过程,展望沪剧今后发展的道路,将上海的声音——沪剧,传播得更远更久。”
思考·艺术与地域的文化姻缘
常熟距离上海100公里,沙家浜是常熟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也是闻名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里坐落着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随风摇曳、曲折幽深的芦苇荡,江南小镇的古朴气质吸引了各方游客纷至踏来。其中,不乏那些熟悉阿庆嫂、胡传奎、刁德一等角色的游客对照着剧中情节寻踪探访。这里原来叫做“张家浜”,而改名为“沙家浜”的缘起,就是《芦荡火种》。
在沙家浜景区中处处可以寻找到沪剧《芦荡火种》舞台上的场景,大到迎来送往的“春来茶馆”、江南豪绅人家的建筑风格;小到刁德一府宅客堂的布置、“春来茶馆”店招的挂法,店内八仙桌的摆放,舞台与实景的结合使实用性与艺术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种统一既是基于生活的积淀,又是舞台上艺术作品的再现,让游客在游玩欣赏的同时也回味了剧中的情节。正是戏剧与地域的有机融合,使上海沪剧院与常熟有着特别的情感与友谊,也令《芦荡火种》这出戏与沙家浜有了水乳交融的关系。如何让戏剧与地域文化联姻,形成良性的文化产业链,《芦荡火种》与沙家浜的实践是一个很好的课题,也是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