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今晚落下帷幕 原创性引领性是最大特色

16.11.2014  05:31

  东方网11月16日消息:“艺术节举办了16年,生命力在哪里?它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演出季,原创性和引领性是其最大特色。”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所说的原创性和引领性,包含一条主线,即如何在艺术节的平台上讲好中国故事。这个“”,不只是指口头的表达,还包括肢体的表现,乐音的演绎。今天,第16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落幕,纵观31天艺术盛会,47个中外演出团体、近万艺术家相约申城,总共上演了105场45台剧目,其中1/3为原创。细心观众在享受艺术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中国的编导演们努力讲好中国故事的种种努力。

   中国故事富矿大可开掘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贯穿本届艺术节始终。在艺术节首日主旨论坛上,学者余秋雨指出,艺术创造力来自挑战观众习惯,他赞扬舞蹈家林怀民活用中国元素。

  做客艺术节“青年艺术创想周”时,林怀民提醒年轻人,“对艺术家而言,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语言。”1973年林怀民创立云门舞集,当时台湾地区流行《天鹅湖》。一位观众评价,“东方人腿太短,跳不了《天鹅湖》。”林怀民听到不服气,后来他发现此言确有一定道理,“希腊神话人物插着翅膀要飞,要往上走,同样他们的芭蕾要跳、要顶;中国夸父追日沿着地平线跑,所以中国舞蹈都是在画圆。”无独有偶,另一位舞蹈家沈伟在艺术节做了类似发言,“西方现代舞从芭蕾而来,脚向外、身体呈放射状,想摆脱地心引力。中国舞蹈脚向内、中心往下沉、讲究内涵。

  林怀民与沈伟成长经历迥异,却所见略同——先深入比较东西方文化,后衍生出自己的中国故事。林怀民带来《松烟》,从书法中汲取灵感。沈伟带来《声希》,名字源自《道德经》“大音希声”,布景是八大山人画作。王隽表示,传统舞剧以故事情节为主线,林怀民、沈伟作品讲究“心随身动”,折射哲学思考,“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但艺术节需要有引领性的节目。”其实,《松烟》用现代舞“”了一个有关中国墨诞生、发展、变化的故事,的确让观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悠远与美妙,以及中国古人的勤劳与智慧。

   故事动人需要艺术手段

  比起充满古典书画韵味的《松烟》《声希》,摇滚京剧《荡寇志》引起争议大得多。《荡寇志》中频频出现现代配乐、动漫装扮,让一些观众惊呼“很出戏、无法接受”,反而是参演的上海戏曲学校老师认为,“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摇滚京剧吸引年轻人进剧场,他们看了《荡寇志》,也许有兴趣再看看传统京剧水浒戏。”在王隽看来,中国故事新说引起的争议并非坏事,“有争议,意味着节目被关注。不同的声音,代表着观众们在用心思考,而非看完就忘、看完就扔。

  艺术节闭幕式前两天,中国话剧院话剧《伏生》作为话剧板块压轴作上演,对申城观众来说,《伏生》可谓姗姗来迟,期盼已久。艺术节第一天,导演王晓鹰便在论坛为《伏生》“打广告”,用现代人的思考演绎中国文人心路历程。秦始皇“焚书坑儒”,伏生通过背诵记忆来保存《尚书》,一切功德圆满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消息传来,伏生的坚守与初衷背道而驰。王隽说,“新作品未必十全十美,但它们可能是未来的经典,而我们正在亲历这一过程,得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年《伏生》尚在排练阶段,上海国际艺术节就敲定了演出计划。

  使命感与责任感催生下的新作,还有开幕歌剧《一江春水》,艺术节选择根据经典电影改编创作的歌剧《一江春水》作为开幕大戏,正是因为它凝聚周小燕等一批中国音乐家多年来的艺术追求——以“中西合璧,融会贯通”精神,尝试西洋歌剧本土化,讲一个观众爱看的中国故事。

   生活是故事的源头活水

  鼓励创新的同时,王隽认为,经典依旧是艺术节的土壤,而能够成为经典的,一定是离真实生活最近的。"永远有第一次走进剧场的观众,需要通过熟悉的情节和旋律来亲近艺术"。艺术节中,"中华戏曲原创板块"十分抢眼。太原市实验晋剧院《上马街》、北京曲剧团《四世同堂》等一批原创传承作品,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票房之好出人意料。说到底,这些经典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接地气。

  值得一提的是,把普通人作为表现主体、赞颂中华女性美德的沪剧《挑山女人》和豫剧《王屋山的女人》等一批讴歌真善美、时代气息浓郁的舞台作品,在本届艺术节的演出中赢得了观众的良好口碑,"记录当下中国正在发生的事,人物所思所想所感,最有共鸣。"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大四学生龚文雄从来没有看过豫剧,之前打动过他的不是日剧就是国外纪录片。《王屋山的女人》却让他在剧场抹起了眼泪,"不止我,还有好多大叔也在哭。演到女主人公为了守信偿还丈夫留下的债务,告别家人出外打工的情节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奶奶为家庭的付出。"豫剧独特的唱腔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换成话剧,我大概不会那么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