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民间艺人的劳作之美 花样经剪纸:即兴创作之美
古猗园的正门朝南开,园子里小径曲曲弯弯,郑树林就在古猗园最北角的花神殿练摊儿。随身的物什也简单:一把剪刀陪了他27年,刀背隐隐现出乌光。堆满案头的是各类纸张,红纸、宣纸、白卡纸……花神殿咫尺见方,但郑树林觉得很好:“这里不要场租,不收水电费,又很热闹,正是表演剪纸的好地方。”
大年初一到初六,这位非遗传承人在古猗园站台。郑树林的家在五角场镇,从五角场镇到南翔镇,若乘地铁需“10号线→4号线→11号线”一路换乘,若是驾车单程也得超过20公里。妻子每天陪他练摊儿,郑树林专心致志地剪,妻子站在他的身旁,同熟悉的人细语:“他的眼神不如从前,须剪得稍微慢些。这幅夜宴图,以刻纸的方式完成,至少需要20天。”
郑树林艺名“石泓”,1960年生人。2007年,“剪纸花样经”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他也由此成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传承人。郑树林曾是一名公交车售票员,20岁学习剪纸,边工作边学艺,后来师从林曦明等名家。经过30多年的磨练,他能不凭底稿,手随心运,极其流畅地一剪刀剪出各种造型,还能在剪花样时唱“花样经”。
观郑树林剪纸,决计看不到剪刀上下翻飞的场面。看客只道他低头细做,剪子不紧不慢的,万难观察到他持纸的左手不断地作细微的转动。捻一张小小的红纸,倏忽间剪出了古猗园里的梅花,落在案头,此时才觉他的刀法有多快。抑或剪出一只熊猫,周身被毛,纤毫毕现,柔和的毛发感都由剪刀修成,刀工之细,引得游客扒着窗子都要看上半晌。
一种民间艺术往往分作多个流派传承。譬如剪纸,分为刻刀派和剪刀派。在全国范围内,剪纸艺术有很多传承人,刻刀派与剪刀派也各有拥趸。郑树林的身后悬挂着不少收藏级的巨幅刻纸,这些作品是在整幅、半幅的红宣纸上刻划、镂白而成,需要埋首斗室之中,耗费心血制成。可比起这些巨幅刻纸,在郑氏的心目中,那些一剪而成的小品有着同样重要的分量。
郑树林认为“即兴创作”是他剪纸艺术的核心之一。他不懂外语,但是只要见到一种外国文字是怎么写出来的,马上就能用手里的剪刀剪出来。平时剪纸无需底稿,据说这种无稿剪纸大多是早先农村的老艺人传承的,心中有丘壑,随手就能剪,瞬间可完成。后来,他又添上了“花样经”,这是一种旧时艺人兜售作品的歌谣。“花样经”的诀窍在于,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客人,即兴唱出有针对性的歌词。
郑树林邀请好朋友、山西平阳木版年画传承人郭全生一起练摊儿。郭全生请一位女孩体验拓印年画的过程,扶住她的手给宣纸刷上墨。郑树林阻止了他:“你要放手。让她自个儿使出力气(拓印),让她体验。”年画印好了,女孩儿的父母发现年画边框一角的线条墨迹不匀。郑树林说:“没有关系。这正是木版年画的妙处。就像篆刻印章一样,一方印章印在宣纸上,可能有一角破框,但人们并不觉得它不美,因为它呈现着自然状态。木版年画和所有的民间艺术一样,每幅年画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手工做成的,并不是工业化标准的制成品。”
汤包也好,蒸糕也罢,城里人眼中的非遗,大多是一种物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遗首先是一种实践。它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是一种“活态”。郑树林自诩为一名城市里的民间艺人。城里人家,谁还会自己动手剪窗花?这是一种劳作之美。很多游客围聚在郑树林的案头前,看他剪纸,拍照留念。而待人群稍稍散去,他的妻子掏出手机,与丈夫自拍,留下了一张“劳动纪念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