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天运载火箭首次参与探月工程
原标题:上海航天运载火箭首次参与探月工程
昨天,长征四号丙遥二十七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鹊桥”和“龙江一号”“龙江二号”送入预定轨道,我国探月工程建设再次取得重要突破。
此次发射是长四系列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首次发射,也是长征四号丙火箭两个月来在三个基地的第四次发射。从最早的数年一发,到现在的一年数发,今年3月31日、4月10日、5月9日,以及本次“鹊桥”的发射,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状况对火箭及其研发团队提出了不同的挑战。上海航天人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全力确保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长四丙火箭总指挥樊宏湍说,这次发射是上海航天运载火箭首次参与探月工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火箭进入新工位发射,照例要进行合练测试。因计划原因,长四丙的合练状态和流程,从原先的技术区工作一次完成、转发射区合练后直接转入正式流程,调整为两个阶段完成,发射区合练后箭体需重新返回技术区。针对调整后增加的箭体吊装逆流程和再次转场对接等工作项目,试验队与发射中心充分交流,细化状态和工作流程,强化风险防控,有效确保了任务并行推进。
大凉山深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多雨的气候环境决定了运载火箭必须具备可靠的防雨防潮防结露防雷电能力。总体人员在主任设计师梁艳迁的带领下,积极调研国内外运载火箭型号防雨情况,牵头编制了火箭“四防”技术要求,总体和各系统分析梳理,并在产品和设备研制过程中分解落实。火箭进场后,结合场区4月、5月的高温高湿和多雷雨等气候特点,试验队与发射中心灵活应对,日常工作安排尽量避开多雷雨时段。在雷雨来临之时,总体和总装厂人员更是随时出动,组成防雨检查小分队,对塔架防雨、电缆防水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塔架作业对试验队员也是个不小考验,尽管发射中心塔架已为长四火箭进行了量身改造,箭塔接口协调匹配,但由于发射塔架平台的固有属性,当试验队员进入二级尾舱进行总装操作时,一眼望下去,下面有着十多米的悬空空间,视觉效果宛如在十多米高的玻璃栈道上操作一样。为了缓解操作人员高空作业可能产生的恐慌,总装人员在队长贾洪德带领下,动脑筋想办法,编织防护网,帮助大家克服恐惧感,并加强安全防护,确保了二级尾舱内全部操作的顺利完成。
“质量在我手中,绝不能使探月征程误点。”这是全体试验队员的心声,鞭策着他们严慎细实地做好每一项测试、安装和检查工作。面对新基地、新设备、新流程等多方面考验,樊宏湍反复强调,要在细和实上下功夫,严控风险,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长四丙火箭副总师古艳峰针对火箭发射场工作特点,提出“测试前状态检查到,测试中现象观察到,测试后数据判读到”的要求,同时,加强对技术状态变化部分的风险识别,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在测试操作过程中做到精准到位、准确无误。
试验队还针对43项强制检验点设置了13名点长,确保各强制检验点关键测试和操作执行到位。每位点长对每项强制检验点的关键点进行深入研究,将每项工作分解到相关岗位,确保“不带问题上箭,不带隐患上天”。
在长四型号队伍中,“80后”队员占了绝大多数,平均都经历了十多发型号发射的锤炼,已是“年轻的老兵”。目前,这些年轻“老兵”已成家立业,父母孩子成了他们最大的牵挂。然而,随着长四型号任务的逐年增加,加班加点、轮番进场成了工作常态。为了圆满完成型号任务,他们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把对父母的牵挂和对孩子的挚爱深深藏在心里。
近年来,长四系列火箭还率先完成了控制系统的“去任务化”,并通过改进设计,逐步在单机、分系统和子级三个层面上统一产品状态,提高通用产品和货架产品的使用率,即将实现整箭级的组批生产,做到针对不同状态的卫星,火箭仅需做少量适应性更改即可完成发射任务。届时,长四火箭的适应性还将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