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女神”王波兰:在“工科男的王国”留下华彩一笔
图片说明:飞行试验准备中
在中国宇航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寻找身边的榜样》一书中,曾用这样的语句来形容王波兰——“婷婷小荷茁壮成长”。的确,初识王波兰,你会被她的清丽温婉所打动,这个来自苏州的江南女子,有着清丽的外貌,娇小的身姿,如同荷花一样清新脱俗。然而,在对她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她还有着梅花一样的坚韧、刚强。在航天这个“工科男的王国”中,这个外柔内刚的女子,以她的努力与坚持,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她设计的战术型号已经在守卫国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挑战自己进入“让女人走开”的领域
从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硕士毕业时,王波兰面临的选择很多:继续读博、留校任教或者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设计部(以下简称八部),甚至曾实习的一家报社也打算留下她,让她当一名记者。然而,王波兰最后还是选择了战术型号研制这个领域,这个在八部党委书记谢维建口中“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的地方。
说起当初的决定,王波兰总结为,一方面是出于对所学专业的喜欢,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喜欢挑战”的性格。“就是想试试,看自己能否在这个‘让女人走开’的领域里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其实,王波兰也并非天生喜欢与这些坚硬、冰冷的武器打交道,小的时候,因为受家庭的影响,王波兰的愿望是将来能当一个幼儿园园长。但读大学时,母亲的一句话给她很大的启发,“一个人不一定是爱一行才干一行,但他可以干一行爱一行。”
于是,不服输、勇于挑战自己的性格,再加上优异的专业技能,王波兰进入这一行后很快做得得心应手,在一次次的挑战和征服难关中,王波兰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工作。“当你看到自己倾注心血研制的产品试验成功,一击命中目标时,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虽然只有短短数十秒,但却非常极致,弥足珍贵。”
面对重任给自己下“军令状”:只能成功
王波兰所学的专业是“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进入八部后接受的第一个重担就是导弹的气动外形设计工作。而且是一个特殊外形、创新设计的全新型号,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借鉴,产品又需要达到高性能,对于资深的设计师来说都是一项难度非常高的任务。但是,作为“初生牛犊”的王波兰却给自己下了“军令状”:只能设计成功,不能有第二种结果。
气动外形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导弹的飞行要求确定其外形设计,其确定需要经历一个很复杂的选型、计算、风洞试验、优化的过程,航天工作是容不下半分疑点的,每一项指标的确定,都必须严格用数据说话。为了拿出一个能达到高性能的最优气动外形方案,她把工作时间延长到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一周七天,常常在走路、吃饭,甚至睡梦中都在思考技术问题。
设计过程要经过多次风洞试验,试验时,由于对每一轮的试验结果都要判断与理论计算的误差是否合理、趋势是否正常,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就要和基地的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分析“诊断病因”并调整下一步试验计划……睡眠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有一次试验进行了60多个小时,试验工人换了3班,她加起来只睡了6个小时,完成了关键的风洞试验。最终,由王波兰为主设计的导弹气动外形方案顺利通过了各大飞行试验的考核,还获得了国防专利。
“用自己的心血来研制”,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王波兰说,在八部的每一个人都是用这种心态来对待自己的产品,如同培养一棵小树、一个孩子,倾注了全部心血。每次在飞行试验前,自己都会在心里默念:“加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