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致远一期”毕业生韩铭以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发文[图]
7月11日,上海交大“致远一期”毕业生、美国西北大学博士生韩铭与其导师西北大学材料系系主任Erik Luijten教授,原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Steve Granick教授(现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软物质与生命物质研究中心负责人)团队在Nature Materials合作发表题为“Reconfiguring active particles by electrostatic imbalance”的文章。这篇论文阐述了如何通过引入相互作用力上的非对称来控制自驱动系统(如自然界中的细菌、鱼群和鸟群)的相变。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最简单、最普适的方法能让人工合成的自驱动系统表现出多个态,也给药物运输和微型机器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Nature Materials是由Nature 出版集团发行的全球著名期刊,主要发布材料科学、工程学等领域的顶尖文章,目前该期刊的影响因子是38.891。
韩铭2009年进入致远学院首届理科班学习,毕业后赴西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为Erik Luijten教授团队四年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软物质模拟。在致远求学期间,韩铭修读了物理学以及数学与应用数学,致远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顶尖大师的授课熏陶,为他打下了扎实的数理基础。他很庆幸当初选择了理科班,由于学业表现优异,在西北大学的前两年省去了不少基础课学习时间,可以更早地接触科研项目;虽然进入课题组之前没有任何做模拟的背景,但在致远打下的坚实的数理背景让他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解并掌握了各种算法。
韩铭很感激致远培养了他对科研的执着和热爱。致远三年,无疑是寻梦的三年。最初是和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蔡申瓯教授讨论重整化群的问题,让他爱上了科研。之后在蔡老师的推荐下,他开始跟随物理与天文系、自然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邢向军,进一步研究过电荷重整化的课题,完成了《库伦系统的边界重整化研究》毕业设计。进入西北大学后,他跟随Erik Luijten教授从事软物质模拟研究。在Erik Luijten教授的指导下,他养成了严谨的科研态度以及专业的科研写作习惯,参加了包括Boulder Summer School和Rutgers Statistical Conference两个统计物理领域著名的学术研讨会在内的大量国际学术会议,并且连续四年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作报告,结识了众多知名学者,也接触到许多杰出的实验合作者。
读博四年以来,他已经参与完成了9个科研项目,期间遇到过许多挫折,但每每犹豫彷徨之时,他总会想到致远那段找寻梦想、为梦想奋斗的岁月,这既是一段苦旅,也是一份幸运,应该不忘初心。他不言放弃,选择继续深挖科研问题,尽力做好每一个细节。在此次发表的文章里,实验中用到了一种特殊的微流体现象,但至今还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解释。就在等待文章投稿的过程中,他发现用模拟可以解决这个困惑;而更令人兴奋的是,背后的机理还适用于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热门研究方向。交大致远学院就是这样一个引导学生步入科学之门,帮助他们找到各自的人生价值并为之坚持奋斗的地方。
致远学院通过集中培养不同学科方向的拔尖学生的方式,邀请世界顶级的教授或全校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天文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化学化工学院等相关院系内最好的老师亲自授课,让不同方向的学生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教授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久而久之能够形成一种相互激励、相互影响的创新环境。“致远一期”29名毕业生全部选择继续深造,包括正在四川锦屏山底下探测暗物质的谈安迪、即将赴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许志钦、继续留在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邰骋……他们将继续在热爱的研究领域探索下去。培养引领未来的学术大师是致远人共同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致远人将奋发前行、百折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