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聚焦“自贸区试验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第二届申江论坛在我校召开

27.10.2014  15:55

      10月25日,正逢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一周年。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第二届申江论坛在我校行政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自贸区试验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申江论坛”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的标志性论坛,主要定位于自贸试验区建设与中国经济开放,致力于为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发展、加快中国经济开放、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的地位贡献智慧。论坛的目标是成为我国和全球自贸区与开放经济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论坛之一。论坛每年举办一次,每次确定一个主题。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肖林,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兆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蒋传海,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以及协同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和嘉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的专家学者,光明日报等媒体以及来自上海各个高校的师生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汇聚一堂,共襄盛会。论坛开幕式由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蒋传海主持。他谈到,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是新一代贸易投资规则的探路者,也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更是中国经济升级的突破口。对接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们共同培育组建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协同攻关,大力提升了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使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智库,为新形势下国家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贡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致辞。她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向出席论坛的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指出,在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之际,也是在我们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的背景之下,举办第二届申江论坛,意义非常重大。回顾协同创新中心一年来所走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她指出,伴随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发展,紧密对接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的重大需求,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秉承“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总体要求,以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推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核心智库和服务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高端思想库、人才库、信息库为目标,在决策咨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她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协同创新中心能与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全面分享和交流研究成果,既立足可复制、可推广,就自贸试验区的改革经验进行及时地梳理和总结,更立足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就自贸试验区下一步更加广泛、深入的改革探索进行前瞻性的思考和探讨,同时为中心下一步的建设出谋划策、指明方向。
      论坛第一阶段专题报告,由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蒋传海主持。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肖林,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分别作题为“主动开放战略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回眸一周年,改革更向前——纪念上海自贸试验区运行一周年”、“服务业的开放战略与模式 ”、“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专题报告。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主动顺应全球经济治理新秩序,主动对接国际规则,主动塑造中国新红利的战略举措。在谈到上海自贸区如何能够切实做好主动开放、如何能够进一步将上海自贸试验区打造成改革新高地、开放新标杆时,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肖林在总结自贸区取得的四大制度创新、四大改革成效后,从参照国际通行模式、调整优化负面清单,更高层次扩大服务业开放,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深化金融创新及市场开放以及探索符合国际惯例的税制改革五个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回眸自贸试验区运行一周年所取得的成绩,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用“走了九步”和“七个溢出效应”给出了高度的概括。他认为体制、机制、法制创新是上海自贸区新政的开端,过去一年,自贸区踏踏实实走了九步:解决法律冲突问题、扩大开放六大领域、出台负面清单2013版、 国务院调整上海自贸区行政审批措施、51条金融细则落地、进一步开放“新31条”、2014版负面清单出炉、发布自贸区条例、扩大开放的“新23项”。七大溢出效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包括60方面、336项改革举措的核心内容,“权力清单”管理成为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进了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实质性谈判,开启了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推进了中欧自由贸易区协定谈判的可行性研究,上海自贸区在2014年就要形成第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上海自贸区的努力为全国其他地区的进一步开放提供了借鉴。

      服务全球化是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最为明显的标志。如何扩大服务业开放以及如何选择服务业开放的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开放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从服务贸易开放的目的、模式,上海服务业开放的战略,服务业壁垒的形式,单边、自贸区和多边开放,取消对国内的歧视以及哪些部门应该开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他专业性的建议: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应该瞄准周边、服务全球价值链升级,以生产服务业为重点;着重国内改革,发挥非歧视性壁垒改革的优势;大幅开放专业服务,缓解中等技能大学生就业的就业压力;消除高级技能劳动力进入的一切边界后壁垒。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从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入手,与大家探讨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他指出,负面清单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方式是现行国家规则。我们要科学评估2013版和2014版负面清单的实施效果。同时举例说明了自贸试验区的负面清单管理方式与国际标准相比存在的差距,提出2015版负面清单进一步优化的路径是形式调整和功能提升。最后,他指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应对中美BIT谈判提供技术支持。
      论坛第二阶段圆桌讨论由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教授主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兆杰、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刘晓红、上海自由贸易区研究协调中心秘书长徐明棋、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教授、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广生围绕“自贸试验区与经济开放”各抒己见。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兆杰表示,过去的一年自贸区是“抓眼球”,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自贸试验区有很多制度创新和实践,改革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和运行;未来一年要“看企业”,通过企业的体验来体现我们自贸试验区创新的成果。为此,2015年,自贸试验区从实际操作层面,一是要思考总结自贸区运行一年的情况,可以概括为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创新制度和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四大重点领域有不同的制度创新;二是自贸区未来发展思路,第一个要进一步推动四大重点领域制度创新的深化和突破。第二个要进一步修订和缩短我们的负面清单。第三个是要在公平竞争的领域,探索一些新的试点。第四个是坚持功能拓展和区域联动。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刘晓红首先从立法、司法和执法三个角度回顾了自贸区一年来法制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自贸区在法制建设过程中,所碰到的瓶颈主要缘于我们的立法模式和行政驱动以及今后在与国际经济规则对标、监管格局形成,风险防控三个方面提出了自贸区在法制建设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最后,在谈到如何理解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里面提出的建设法制中国的目标时,她说要处理好法律和改革的关系,制度创新必须在法律的框架里面,必须符合法律程序,我们不能以法律之名来阻碍我们改革的创新、发展、进步。同时要依法行政。

      上海自由贸易区研究协调中心秘书长徐明棋指出,对照国务院总体规划中所设想的整个自贸区的建设,还有很多内容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和推进,就像李总理鼓励我们的自贸区未来大有可为。他从四个方面发表了对上海自贸区研究运行状况的看法。第一个是要处理好改革与开放的关系。原来设想是利用自贸园区对外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机制来推动整个体制进行改革,但事实是改革走到了前头,部分开放措施要落实却比较难。第二个要处理好先行一步进行试验与可复制可推广的关系。第三个是建立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相接轨的制度体系时要把握好度。第四个是处理好依法治国与改革探索的关系。

      围绕上海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思考这一主题,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认为,这里面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开放型经济究竟是什么,第二个是上海培育开放型经济有没有优势。对于第一个问题,他认为构建开放型经济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二要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三药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四要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五要培育参与和引进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对于第二个问题,孙院长认为上海具有开放型经济的基础条件,但要认清开放型经济的挑战,对照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周年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借鉴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构建上海开放型经济的主要内容。 

      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广生认为,要加强超前研究,做好制度方案,因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复制。他给自贸区的定位是对外衔接国际惯例在区内复制,对内将复制后的这些项目向区外推广和辐射。上海自贸区虽然三年要出成效,但是它的任务是长期的。复制要从点到线,点越多、线越长,复制的区域就越大,点线面结合,从量变到质变,这样就真正能够融入到全球一体化中。
      论坛第三阶段主旨演讲,由蒋传海副校长主持。原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作了题为“上海自贸区如何引领中国未来区域化发展”的主旨演讲。

 

      他认为,上海自贸区应该在当前世界,尤其要在世界经济大局中引领区域和次区域化的发展,这一点是我们下一步的整个大势。这是因为美国全球经贸战略的改变,世界各大经济体的快速转变、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需要,新形势下倒逼机制迫使我们必须从当前的WTO转向FTA。上海自贸区要引领整个FTA,改变政府职能,解决税收等问题,发挥领军作用,要制定规则,要规则更高,更适合,更接地气,同时也能有大的转移。最后,他用爱尔兰著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讲过的一句话“未来的世界是属于企业家、智者和计算机玩家的世界”,结束了演讲。
      作为以自贸区研究为主题的高水平学术论坛,本届论坛齐聚了来自国内的高层决策咨询专家和顶尖学者,他们围绕“自贸区试验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一主题不仅对上海自贸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进行了历史经验的总结,同时展望未来,对自贸试验区下一步的工作进行深入探讨,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突破重点,提出了的富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观点,是一场场思想的盛宴、决策参考的触发点。同时,发言的主题及内容本身也体现了协同的重要意义,对协同创新中心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供稿:陈仁丽  供图:洪梅  编审:孔德民  收稿日期:2014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