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自贸区案件一年收案近千件 9成涉诉企业为第三产业

24.12.2014  11:05

    昨天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涉自贸试验区案件情况。据了解,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浦东法院共受理各类涉自贸区案件954件,其中民商事案件687件,占到了七成,涉诉讼总标的额超过人民币17.01亿元,个案诉讼标的额最高达1.32亿。

  2013年11月5日,自贸区法庭成立,专门受理和审理依法由浦东新区法院管辖的与自贸区相关联的民商事案件。据《2014年涉自贸试验区审判工作白皮书》统计,自贸区法庭成立一年来共受理民商事案件687件,较浦东新区法院上一年度同期受理的同区域同类案件同比上升28.41%,除劳动争议案略有下降外,其他各主要类型案件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知识产权案件增幅最为显著,从10件增至37件,增幅为270%;金融商事案件增幅48.48%;投资贸易商事案件也呈多发现象,从去年的260件增至348件,占到了民商事案件的五成。据了解,自贸区法庭共受理、审结了21件涉自贸区刑事案件。盗窃罪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成为主要犯罪类型。盗窃案件的犯罪对象均为自贸区商户办公区域和仓库内的物品。

  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方面,共受理150件,占案件总数的16%,其中已经审结121件。由于劳动权利日趋多元、劳动争议内容日益复杂,包含两项以上不同诉请的复合型诉求纠纷占绝大多数,达137件。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为7件,确认劳动关系纠纷只有1件。在涉诉企业中,主要是自贸区成立以前,注册在外高桥保税区和洋山港保税区的企业,自贸区成立之后新注册的企业仅为4家。

  据《白皮书》统计,涉诉企业九成为第三产业,远高于其在同期浦东法院劳动争议纠纷中的占比。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高居榜首,多达87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次,为31家。劳务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仍为纠纷的多发地带,而区内新政策鼓励的金融、航运、电信、法律等高端服务行业的企业尚无涉诉。

  在涉自贸区案件中,知识产权案件增幅显著,有近30%的案件涉外,占自贸区总涉外案件总量的三成。这些案件还涉及国际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比如LG、宝洁、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等。电商非自营商品被诉侵犯商标权和著作权的情况也非常突出。

  在自贸区成立之后,共12家新注册的企业涉诉,案件量为47件,以投资贸易商事纠纷和知识产权民事纠纷为主,还有金融商事、公司设立和股权转让等方面纠纷。在涉讼的新企业中,有7家为内资企业,5家为外资企业,企业多为被告。

  据了解,在案件审理方面,目前浦东法院已经对涉自贸区的投资、贸易、金融、知识产权及房地产等民商事案件进行集中审理和专项审判,并引入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贸促会上海调解中心等调解组织,借助各方面力量开展委托调解工作。截至目前,已委托调解36件,成功调解7件。

  来源: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