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招取消推荐后报名学生翻番 高校面临选择题
原标题:自招取消中学推荐环节后报名者激增,高校面临首道选择题:报名学生翻了番选谁参加笔试
昨天,在教育部平台上公示2015年自主招生报名审核通过名单的高校增至93所,复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同济、华东理工、上外、东华、上海财大、上大等9所在沪高校名列其中。
在3月份启动的自主招生试点中,上海财经大学创下一项第一:全国共有1.3万多名学生向其提出申请,超过北大、清华等校。根据公示,通过报名审核可参加笔试者3700余人,而去年该校申请人数为7000人左右。如此激增并非个例。在实行教育部新政的2015年,多所学校申请人数较往年有较大提升,同时笔试人数按要求有所控制。
一增一减间,“选谁参加笔试”,这自招第一道选择题,难度陡增。高校面临的三大问号,也成为高招改革在曲折中推进的缩影。
一增一减,大学怎么选择?
出于机会公平考虑,去年年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高校不再分配自主招生测试名额给中学,全部由学生自荐报名。如今,“中学推荐”这道关撤除,在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机会的同时,也令大学承担起全部筛选压力。据悉,本市一所高校请了8名工作人员,专门拆信封整理各地寄来的申请资料,足足用了两天。
在最终自主招生人数不变的情况下,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申请者从去年的3000人增加到今年的9000人,通过审核的笔试人数从1500人降至480人。招办主任王斌华说,“选拔时我们更多考虑学校的专业特色,希望招到最适合的学生”。据了解,9000份申请材料经过初步审查筛除约3000份后,剩下的6000余份材料,每份均经过两位教授背靠背的审核比较。
海量材料,诚信如何保障?
“今年的审核过程中,我们比对来自一所学校的三位学生同一次考试的学科成绩,发现一位材料上写满分100分,一位写满分120分,一位写满分150分,每一份材料上都敲着学校确认的印章,这还是一所省级示范校。”一位大学招办老师说。申请材料中的诚信问题,始终是大学在选拔核定过程中的困惑。
据了解,全国范围内,递交材料不如实的情况虽属极个别,却也妨碍其他考生机会获取以及大学公平选才,影响自招公信力。例如,有的通过图片处理,递交假的竞赛获奖证书,甚至证书编号都能在竞赛官方网站上查到;有的学科成绩“移植”,即若高校看数学成绩,就将各科成绩单中较“好看”的英语成绩移到数学科目上,个别中学也“眼开眼闭”……
对此,一些高校在逐步完善针对递交材料的要求。如递交学科考试成绩时,须附上全年级成绩单,便于比对核查;递交材料时只要求竞赛证书复印件,但进入笔试、面试阶段,要求学生携带原件……上海财大采取的措施是多层把关,分为初审、交叉复核、监督抽查等,“虽然这样做的人力成本高了不少,但为确保公平公正,是必须的”,财大招办副主任彭曦说。
业内人士指出,自主招生中的诚信问题,需要学生、中学、大学多方自律,依赖于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同时,机制上的完善不可或缺。《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2017年起,上海高考成绩由语数外3门统考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3门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这些过程性评价若能不断完善,应可在今后自主招生中起到更大作用。
12年探索,选拔机制怎改?
为偏才怪才留出更多升学通路,这是2003年教育部推出自主招生试点的初衷。此后全国相继共有90余所高校被赋予招生计划5%名额自主招生权。12年探索至今,相关政策不断调整,今年起,在报名申请、测试时间、考核方式等方面又有所改革。自主招生是否初衷未改?
举今年众多高校基本统一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选拔标准为例,这是否就能涵盖“偏才怪才”?在高校审核申请材料过程中,往往用学科竞赛奖项对此予以考量,但若学生在演讲、读书、社会工作等领域有卓越潜质,应如何测评?
也有专家认为,一些高校对自主招生的报名条件有学业成绩的限制,这与高考并无本质区别,依然是成绩至上。站在大学角度,有一种意见认为,一些以应用型专业学科为特色的大学,在自主招生标准上,一刀切地以“学科特长、创新潜质”为标准,是否有必要?对学生的综合特质,或针对特定专业的学习潜质的考核,是否更加重要?
专家指出,这些对“选拔标准偏离自主招生改革目标”的疑问,需在坚持改革探索的进程中不断完善。自主招生作为普通高考招生制度的补充,承担的任务包括开辟新渠道,促进制度创新;扩大高校自主权,促进办学特色形成;促进推进素质教育等。在高教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于学生需求依然稀缺的当前,自主招生机制的创新和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与此同时,也需强调,偏才、怪才学生应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在自主招生选拔中提升自身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