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学兼优小女孩患脑肿瘤,各界捐款,学校欲设专项基金
品学兼优、人见人爱的二年级女孩王鑫怡,不幸患上脑瘤,胶质肿瘤长成拳头那么大。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们获悉此事后发动捐款。孩子的遭遇牵动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神经,爱心捐款不断从四面八方涌来。
目前,学校正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共同协商成立一个专项基金,用于帮助小鑫怡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孩子。
小鑫怡病情牵动好心人
小鑫怡患恶性脑肿瘤的事,牵动着许多人的心。明强小学二年级(14)班的这个小女孩,长相甜美,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会跳舞、会唱歌,人见人爱。
这个孩子从进了小学开始,就一直说“颈椎不舒服”,常常头疼。今年1月26日,她被查出患恶性脑肿瘤,脑部的胶质瘤已到中晚期。尽管切除手术比较成功,但还要面对长期的治疗。
老师和班级家长委员会的成员们去看望小鑫怡后得知,孩子的父母承受着几乎不可能承担的医药费,住院治疗期间每天平均花费上万元,她吃的药片每片900元、每天要吃1.5片。孩子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困难,母亲是知青子女、外公外婆目前还在新疆,父亲是安徽人,夫妻俩合开一家修车铺,前几年买下一套小房子,好不容易把蓝印户口转成上海户口,就想着努力赚钱生活、好好培养女儿,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开学后,同学们知道了小鑫怡的病情,不约而同把自己的压岁钱带到学校,请老师转交。家长们也开始在朋友圈上讲述此事,发动亲戚朋友一起捐款。事情被迅速扩散,有的困难户学生家庭,孩子的祖辈和父母一起捐款,凑齐1000元,有位身在海外的老人得知此事,特意托人向国内汇款1万元。明强小学和闵行区的几所兄弟小学,都举行全校性献爱心义卖活动,出售家里闲置的玩具、文具、书本和手工品等等,再次为孩子募集善款。
学校老师用个人名义开设一个账户,交给财务专门保管,用于接受来自各方的捐款。短短一个多月筹集到的善款数额达到84万元。负责这件事的学生发展部郭芳老师告诉记者,他们都觉得很意外,估计这笔钱足够给孩子看病,甚至还有多余。好几位家长还担任志愿者,专门接捐赠人的电话,把小鑫怡的最新情况告诉好心人。
最近,学校正在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接洽,准备开设一个专项资金。老师们觉得,小鑫怡需要治病的钱,从这些善款中支付,剩余的可以由慈善基金会牵头,捐助给其他需要帮助的孩子。他们希望借助市慈善基金会的帮助管理善款,也考虑当小鑫怡的捐款告一段落时,就关闭捐款通道,“不希望让别人误会我们是为了自己出名而募款。”
设专项资金需规范流程
以一所学校为主的专项基金,在上海并不多见。
市慈善基金会募捐部负责人说,这几年,他们也在积极开发新的专项基金资源,2014年新成立了23个新基金,目前专项基金数量共有213个、捐款总数1.06亿元,占2014年募捐金额的61%。许多专项基金采用企业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的运作模式。比如,社会工作党委成立的两新组织专项基金,通过发动两新组织及相关社会企业义拍捐款;青春之光专项基金,由学生互相发动,捐出自己的压岁钱汇集而成,也创造了市慈善基金会年龄最小的捐赠者设立专项基金的记录;亿专项基金,由年轻企业家发起设立……
明强小学这样的情况是否够格成为专项基金?市慈善基金会负责人介绍,设立专项基金应当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捐赠方与慈善基金会为设立专项基金签订专门的协议;二是设立了账目,慈善基金会收到捐赠款、出具捐赠票据,还要为其设立专门的会计账目。而首次捐款金额50万元、捐赠方一般应当一次性完成。无法一次性完成的,可以在1年内再次捐赠,如果超过时间,协议就自动废止,已到账的善款作为一般捐赠处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捐赠、要求全额转赠的捐赠等等,就不能设立。以这些规定来判断,明强小学的这笔善款可以成立专项基金。
资金的后续管理是一件复杂而专业的工作。市慈善基金会将牵头成立“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谁来担任委员会的主任和副主任,将由基金会与捐赠方协商决定。募捐部负责人说:“双方各设1名联络员。捐赠方也可以推荐若干名委员参加管理。慈善基金会方的管理人员,代表基金会承担专项基金的管理职责,负责与捐赠方保持沟通和联系,了解捐赠方的意愿,掌握专项基金的运作情况,为捐赠方提供服务。”
“专项基金的使用受理,还牵涉到基金会的另外一个部门——项目部。”有关负责人说,每动用一笔资金,都需要出具使用资金所需的相关资料,比如意向书、项目实施方案、经费使用预算等,然后由项目部受理,由分管副理事长和秘书长进行审批。“分管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审批严格,但流程其实不是很复杂,每一项操作都要确保规范。”
据悉,许多项目使用善款都像为小鑫怡治病一样,都是为了解燃眉之急,因此审核工作其实很高效。项目部5个工作日内就可以完成审核,分管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在接到审核意见后,同样会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而一些没有经过双方协商或者意见不一致的,在报审中材料不全、手续不齐的资助项目,项目资金不能支出。
孩子能否担任基金负责人
为小鑫怡而设的专项基金一旦成立,问题又会来了:谁来担任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和副主任?谁能胜任管理近百万的公益基金?校方说,到底是让老师、学生还是家委会成员担任,目前还没有决定。
上海慈善基金会的“青春之光爱心专项基金”,就是3名中小学生为帮助贫困同学、捐出10余年积攒的50万元压岁钱而设立的。这个专项基金专门用于资助特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和自闭症患儿,以及患有视、听等障碍的特殊儿童。
专项基金成立后,来自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14岁的魏琮泰同学,就成了上海最年轻的慈善专项基金主任,他的职责是监督专项基金的使用情况、参与研究专项基金如何使用、跟踪专项基金的资助项目以及参加各种活动。
未成年人担任专项基金负责人,是否符合规定?记者获悉,在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中,没有“未成年人不能成为专项基金主任”这个规定,只要尊重捐赠人意愿实行民主管理,共同成立管理委员会,再推选捐赠人担任管委会主任,就是合法合理的做法。而市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方国平也告诉记者,由未成年人担任专项基金主任的做法以前的确没有过,他认为是个值得鼓励的好尝试。
他透露,专项基金主任要做的工作很多,而在设立专项基金筹备过程中,上海慈善基金会就与捐助人进行过沟通,孩子的家长觉得这笔钱是由三名学生捐的,理应由他们参与管理。家长也希望通过这件事,让他们从小做慈善,并且直接接触专项基金的运作和管理,培养他们的能力。
这类基金的后续募集,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据悉,专项基金是不能对外公募的,只能是外界觉得这个项目很好,主动捐钱过来。
而明强小学未来的专项基金由谁来当管理人?校长顾文秀表示,倾向于让学生发展部的负责老师担任主任,确保后续管理的稳定性和长久性,同时邀请家委会成员和学生代表一起担任管委会成员,共同承担管理和监督责任。她觉得,让小学生直接管钱还不合适,但可以通过深度参与培养起献爱心、做慈善的意识。
一些捐赠人说,希望这个专项基金能顺利成立并延续下去,即便小鑫怡病情好转也希望今后定期通过慈善义卖和新媒体劝募等方式,发动更多人为有需要的孩子捐款。
目前,市慈善基金会正在推进“慈善四进”活动,其中一项就是慈善进学校。计划在中小学校园里把慈善文化教育“课程化”,推动慈善文化进课堂,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慈善事业的意义、作用、途径等知识,参与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动,同时还将开展爱心教育和感恩教育,增强投身公益事业的责任感。而越来越多家长鼓励孩子参与慈善、参与到慈善管理的各个环节,让他们从小树立慈善理念。这,或许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希望所在。
孩子的“无私”需要呵护
在明强小学,我拉住一个七八岁的孩子,问他:“你知道什么是慈善吗?”这个孩子眨眨眼睛,想了又想:“我觉得慈善就是尽自己的力量,伸出自己的手,去帮助别人。”他还补充一句:“是无私的。”很令人欣慰,这么小的孩子,懂得说“无私”两个字。
美国社会学家贝克尔对慈善有过这样的说法:“如果将时间与产品,无私地转移给没有利益关系的人或组织,那么,这种行为就被称为‘慈善’或‘博爱’。”无论是国际上还是我国国内,慈善事业都是公民素质提高的反映,教书育人的学校也越来越重视慈善教育,通过公益活动,让孩子学到感恩和给予,通过帮助身边的伙伴,改变孩子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多家庭,也开始带着孩子一同参与慈善。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国家为“参与慈善公益”设定的门槛并不高,民间慈善的精神核心在于,愿意体察他人处境,并持续不断以力所能及的方式给予帮助,做到这些并不难,做到这些就能称为“公益人”。
从有利于孩子性格发展的角度来说,有关部门、慈善组织更应该呵护孩子的爱心、善心,要尽可能地提供政策支持与方便,还要鼓励更多孩子以力所能及的方式积极参与慈善公益等公民实践活动。比如,上海这个由未成年人捐赠建立、并由14岁孩子担任主任的专项基金,比如即将成立的明强小学专项基金,这些跟孩子们密切相关的慈善形式,在以后漫长的运行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各种问题,有的绝非未成年人凭这一颗纯朴本真之心就能够解决的。
呵护孩子善心的最好方式,不仅是提供政策方便,还必须加快慈善公益领域的立法和规范性细则,建立起慈善基金对外披露财务状况等强制性机制,增强该领域的透明度,让基金运作越来越规范,让孩子们在深度参与慈善的过程中对“无私奉献”树立更加深刻的认识。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