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化学能源器件工程暨第五届中聚电池技术创新论坛在交大召开[图]

14.12.2015  18:28

12月9日,“2015上海电化学能源器件工程创新暨第五届中聚电池技术创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从事电化学能源材料和器件研究的专家及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五龙电动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苗振国代表共建单位致辞。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马紫峰教授主持开幕式。    

    张杰回顾了交大电化学能源研究的历史,表示“上海电化学能源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交大建设,标志着交大在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等领域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学校将给予高度重视与支持。  

张杰和苗振国为上海电化学能源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一届技术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我国著名电池专家杨裕生院士担任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衣宝廉院士担任主任委员。  

  开幕式上,马紫峰代表上海交通大学与中聚电池研究院发布了国际首台家用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样机,介绍了双方合作开发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的过程。与锂电池相比,钠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有望在未来智能电网储能以及低速电动车中得到应用。杨裕生与苗振国为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样机揭幕,张杰仔细询问和观看了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中钠离子电池储能模块的设计及其在系统中布置,鼓励研发团队加速技术完善与产业化进程。

杨裕生做了题为“铅炭电池技术的进展”的大会报告,针对铅炭电池,杨裕生特别指出目前的研究重点应深入研究活性炭的作用机制,有根据地进一步改善炭材料的质量,减少析气,提高电导率,全局考虑活性炭引入电池的后果,同时应准备应对新型水体系电池和混合电容器的挑战。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主任刘建华详细介绍了上海市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展示了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分时租赁模式、物流车租赁模式、充电设施运营协同模式、互联网智能化手段等多种发展模式,对全国各地区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和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针对车用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问题,衣宝廉作了详尽分析,他指出,燃料电池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加氢站的建立问题,加氢站与居民区的最佳距离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降低加氢站的成本,有效解决氢的运输问题是燃料电池大规模使用的关键。  

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介绍了柔性电化学储能器件设计与创新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基于碳纳米管、合成石墨及石墨烯等各种碳材料,成会明阐述了针对可穿带储能器件,如何设计新型结构碳材料,如何创建新颖的电化学储能器件,他的报告对于启发年轻学子从事科学研究,指导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论坛期间,国内知名电化学能源专家复旦大学夏永姚教授、厦门大学杨勇教授、南开大学陈军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胡勇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许晓雄研究员以及原上海汽车集团前瞻技术研究部资深电池专家王英博士等针对下一代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以及车用动力电池系统集成优化等当前热门的电化学能源器件研发及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武汉大学艾新平教授结合最近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解读,为如何组织队伍,凝聚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电化学能源器件”是先进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储能器件以及燃料电池等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的统称。发展先进二次电池、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能源器件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储能工程、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推动我国电化学能源器件工程化技术创新和应用,上海市科委于2014年11月批准,由上海交通大学与中聚电池研究院联合共建“上海电化学能源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