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老先生的手账做得不比你们差
01.09.2015 20:27
本文来源: 看看新闻网
今天的“做书”要介绍的,是一套被包裹在樟木箱里的日记本。这套精心还原的日记手稿,是学者胡适留学美国七年间的青春记忆。想知道幕后的匠人,如何把这套仿真日记本做到极致,请一定耐心读完此文。
价值很不菲的原件2013年的9月,上海藏家梁勤峰在香港接朋友来电,称一位神秘的海外藏家,有一套珍贵的藏品要出手。细问之下,竟是失落多年,学界求之而不得的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
由于自己马上要飞欧洲,梁先生把购买事宜全权委托给朋友,没想到三天后就收到了已经拿下的确认电话。至于价格嘛,我只知道和其它几件民国宝物打包购买,花了上亿元……
神秘卖家希望最终的有缘人能为这套珍贵的日记手稿本做些什么。梁先生欣然允诺,回到上海后就开始联系学者、出版社。为出书做准备。这套日记为什么重要?胡适早年获庚子赔款第二期资助,于1910年至1917年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期间所记17册,五十多万字的日记,详细记录了他留学期间的所思所想以及求学、生活、交游的情形。七年的留学生活是胡适一生思想、事业的准备期,掌握了这些一手史料,对深入了解这位一代学人,极其重要。让人心累的制作过程尽管原件很昂贵,经不起翻阅,但是梁先生还是很慷慨地向我们展示。看到日记的原件,我才知道要做一套它的仿真本有多难……除了中英文夹杂的文字记录,每本日记中还贴有大量照片、剪报、便条。做书的第一步就是把日记本中所有的内容全部扫描一遍。光这个工作就历时两个月,最后扫描完的图片,每张都能放到一面墙这么大。编辑曹杨每天都要从海量的扫描件中,扣下剪报、便条等各种贴片的图片,再根据原来的黏贴方式,手工贴回精确的位置。通常一个贴片要做三次,才能让尺寸、颜色、折痕、甚至是胡适当年用剪刀留下的刀口都与原件一模一样。
曹杨说:"仿真本就是要仿到跟原来一模一样,这就是我的决心和动机。"
听到这句,我顿时有在采访著名匠人寿司之神他老人家的即视感。
前方高能
"此次冬秀乃极大方,深满人意。吾作新婚诗云:十三年没见面的相思,如今完结。把一桩桩伤心旧事,从头细说。你莫说你对不住我,我也不说我对不住你。——且牢牢记取这十二月三十日夜的中天明月。"
以上这段,是胡适作为白话文的鼻祖,用漂亮的白话文写给新婚妻子的一首深情款款的新诗。
这首诗的出处,是18册日记中的《归娶记》。这也是整套日记中首次问世的大独家。在此之前,胡适的研究者们甚至搞不清他的确切结婚日期。
胡适留学归来对这场新事新办的婚礼十分上心,证婚人、主婚人、双方家长的你来我往,甚至还有婚礼礼堂的形图,全部记在了日记上。
胡适、江东秀的结合虽然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最终得以相伴终身,这与鲁迅、徐志摩等民国名人与发妻的结局截然相反。小编认为,单从这场传统与现代相互妥协、融合的婚礼之中,就能看出些端倪。
(上海电视台记者张帼霞)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源: 看看新闻网
01.09.2015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