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培君中英两头奔波:走到哪,人才高地"建"到哪里
胡培君在华东理工大学指导研究组成员。
8月下旬刚刚飞回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催化专业开课的胡培君教授,这回又飞到上海来了——这学期,他要在华东理工大学为本科生开一门课,要和自己在华理的研究组成员一起讨论与国内化工企业的合作项目。贝尔法斯特—伦敦—上海这条航线,胡培君教授一年中要往返好多次。
已是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的他,2004年就开始与华理合作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把英国的人才培养和研究经验带到国内,再把国内产生的科学问题带到英国,每次都会有不同的研究灵感。”这是胡培君两头奔波的重要原因。
在国内更容易实现创新性的想法
胡培君在国际上首创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揭秘了催化反应的微观世界。他的这一发现,为催化剂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胡培君带领的研究组发表在全球化学领域最顶尖杂志上的论文数量,一直排名第一,影响因子也在全世界同行中排名第一。2011年,他正式受聘担任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那时候,胡培君的第一选择是全职回国担任教职,但因为家人身体的原因,尤其是在英国还有不少研究项目,一时难以脱身,他不得不选择了两头奔波的“海鸟”模式。结果这一“飞”就是5年,胡培君说,“没想到这一选择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收获。”
胡培君所在的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算得上是英国与产业界合作最密切的学校之一,全球最大的能源与环保企业Johnson Matthey的催化剂产品,就是由胡培君解决了生产问题;而华东理工大学则是国内科研成果转化率最高的学校,胡培君同时在国内外最重视产业合作的大学工作,有更大的空间展开创新性的应用基础研究。
“华理本身就有各类涉及化工、材料的实验课题组,如果有了创新想法,几乎可以立刻实现合作。”胡培君告诉记者,就在不久前,他带领的团队提出:可以用铁锈替代新型太阳能电池中电极催化材料铂金,这一理论设计迅速在华理材料学院教授的实验室里试验成功,现在正在加快新成果转化。
现在胡培君不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还参与了973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国内进入快速发展期,有大量来自企业和科研一线的研发需求,而且国内理论化学和实验化学研究有一定的合作基础,这对科学家来说很幸运,有更广阔的空间。”
早年培养的学生现在不少已经独当一面
胡培君每年都会利用自己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的身份推荐研究生到海外深造,而他的经历,又成为深造的学生们回国时的重要“参照系”。
胡培君在华理的科研团队,现在已有将近30名硕士和博士,他每年在华理和英国各招收一名博士生,“这样,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就可以在我的课题组里进行头脑风暴。”胡培君早年培养的博士生,现在已经在不少科研机构独当一面了。
研究生龚学新由他推荐到普林斯顿大学完成博士后工作回国,现在已是华理的科研带头人;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培养的博士刘智攀,现在也成了复旦大学的“青年千人计划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龚学新说,胡老师始终是我们与国外最领先的科研领域展开交流的积极推动者,他每年都会邀请高水平的海外学者到国内来研讨,也会推荐我们和更年轻的学者出国交流。可以说,胡老师到哪里,人才高地就会“建”到哪里。
学生王海丰与胡培君一起去伦敦开会,回国后,龚学新和胡培君一起建立了催化量子化学计算研究小组,小组所从事的稀土催化材料的模拟计算,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而龚学新自己回国两年多后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30多篇SCI论文。他的研究,在汽车尾气净化、石油化工、污水处理等领域都已经找到了应用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