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突破 肠癌肝转移有转机

09.06.2015  09:51

  通过二次“剿灭”的方法,让传统意义上不能手术的转移性肝癌也有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多学科综合诊治平台昨天宣布,成功为一例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实施手术,预计此类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将达到40%。

  6个月前,51岁江苏在沪打工患者老张被诊断为直肠癌伴肝脏多发转移。肿瘤医院实施了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了清除远处转移病灶,老张又接受了4个周期的化疗。但化疗后,他的肝脏转移病灶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继续变大趋势,主要转移病灶集中于右肝,左肝仅有3枚转移结节。据悉,约有25%的肠癌患者分别在初诊时或在后续治疗过程中发生肝转移。多数患者的肝转移多表现为多发性的肿瘤病灶。

  临床中接受传统化疗和姑息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18个月。

  老张下一步还有没有治疗的机会?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几次开展讨论后决定,停止化疗独辟蹊径,为肠癌肝转移病人找到新的生命通道。肝脏外科主任王鲁教授提出,试一试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两步肝切除术。

  理论上,医生只需将老张右半个肝脏和左边肝脏局部病灶切除,便可以清除所有肿瘤病灶。但长期化疗病人肝脏损害严重,术后残余肝体积仅占全肝体积的26.7%,低于警戒线。盲目的手术切除,极易导致术后肝脏代谢功能失效和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王鲁教授团队决定创造性地采用分步实施的方法。他先将左右肝脏进行分离,把“好人”和“坏人”分开,将提供给“坏人”给养的通道切断,从而使右侧肝脏快速萎缩。同时,保留肝脏的肝动脉、肝管和肝静脉,保证其充分发挥肝脏功能,并加强左肝的“营养供给”数量,让它在短时间内迅速“长胖”,为以后手术切除后留下足够体积的肝脏做好储备。

  4月中旬,团队为患者实施一期手术,术后他的肝功能指标正常。一个月后,患者左半肝体积从术后320ml增长至476ml,达到40%的“安全线”。5月下旬,二期手术启动,将弥漫众多肿瘤病灶部位的右半侧肝脏完整切除。术后患者康复顺利,肝功能指标正常,癌胚抗原水平从术前270ng/ml降至25ng/ml,复查CT后全肝未见肿瘤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