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中心团队参加Venus-P肺动脉带瓣支架临床试验国际合作项目显成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日前宣布,成功实施国内首例经导管肺动脉带瓣支架植入术(PPVI),填补了我国儿童PPVI术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空白。
PPVI术主要适应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后合并的严重肺动脉反流、右心室增大、右心室功能不全的的患儿,严重肺动脉反流这种并发症常见于右室流出道狭窄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法洛四联症(TOF)术后。法洛四联症手术治疗包括修补室间隔缺损、以及解除右室流出道梗阻和肺动脉(瓣环与瓣膜)狭窄,大部分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瓣上狭窄(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分支狭窄),通常采用自右室流出道跨肺动脉瓣至肺动脉主干和左右肺动脉分支补片扩大成型术。这种手术可以有效解除梗阻,但是术后常会并发严重的肺动脉返流。重度的肺动脉瓣反流会导致右心室容量负荷大量增加,长期以往会造成右心室腔扩大,随之右心室收缩排血功能下降,患者运动耐量明显下降,出现心率失常。研究资料提示当右心室舒张末容量/体表面积(RV EDV Index)>150ml/m²时,患者会发生猝死。因此患者需要接受再次开胸手术置入新的人工肺动脉瓣。但是二次(以上)手术不但手术难度大,且有较高的危险性和死亡率,即便再次外科手术更换带瓣管道,也依然会有再次钙化的问题。
近十年来,欧美国家已在临床使用经导管肺动脉带瓣支架植入术(PPVI)。应用介入治疗方式不仅有效终止了肺动脉的大量返流,改善肺组织血液循环与右心室功能达到了治疗目的,并避免了再次开胸手术。
术前造影显示肺动脉瓣重度反流
Venus-P肺动脉带瓣支架逐渐释放
带瓣支架支架完全释放后,肺动脉造影显示反流消失
自2011年开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胸外科、心内科合作,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以刘锦纷教授牵头的研究团队参加了Venus-P肺动脉带瓣支架临床试验国际合作项目。这次在医院接受PPVI术治疗的患儿,年龄15岁,出生时诊断为法洛四联症,6个月时行外科治疗,多年的随诊发现患儿肺动脉瓣反流逐渐加重,右心室进行性扩张,患儿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本次入院前心脏磁共振检查发现RV EDV Index已高达195ml/m²,生命危在旦夕。入院后经心脏内、外科医师认真仔细讨论,决定行PPVI术。在心外科、心脏超声科、麻醉科以及护理团队的全力配合下,心内科高伟医生、刘廷亮医生为患者实施了经导管肺动脉带瓣支架植入术,植入了Venus-P带瓣支架,术后经过心血管造影及心脏超声检查,显示肺动脉反流消失,血流通畅,治疗效果满意,术中仅穿刺股动脉和股静脉,手术时间1个半小时,首例患者的治疗取得了圆满成功,日前已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