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网]中德发现肝功能再生关键因素,有望降低末期肝病患者死亡率
决定肝脏能否恢复功能的关键因素是“肝细胞的毛细胆管化”。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与德国海德堡大学联合组建的“中德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合作团队”在上海揭牌,团队公布了上述这项研究发现,这一发现将有望降低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换肝率及死亡率。
中德合作多年发现高死亡肝病病变机制
中国是“肝病大国”,乙肝发病率居高不下。慢加急性肝衰竭是近年来新定义的一种肝脏疾病终末期综合征,即发生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的,急性失代偿所导致的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
这是所有肝脏疾病中短期死亡率最高的一类。一旦由肝硬化阶段发展至慢加急性肝衰竭,三个月死亡率高达50-70%。在疾病发生早期进行肝移植是该病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因此,有效降低慢加急性肝衰竭高死亡率,被视为“摘取肝病皇冠上的明珠”。
从2008年起,仁济医院消化科李海团队与德国团队针对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肝脏病变的机制开展研究。
2014年,团队成功发现了慢加急性肝衰竭疾病的特征性病理表现——亚大块肝坏死,肝脏发生了面积在15-70%之间的大块坏死,直接导致了强烈的全身炎症反应并最终形成多脏器衰竭。该发现阐述了疾病发生的本质,为今后开发抗急性肝细胞坏死的创新药物提供了依据。
2016年11月,中德双方团队共同承担的“中德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合作团队”项目申请获得中德科学中心(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德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成立)150万元的科学基金资助,加快了合作研究步伐。
再发现“功能性肝再生”关键因素
今年2月15至19日,在上海召开的亚洲-太平洋肝病年会上,“中德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合作团队”项目公布了其最新研究发现——决定肝脏能否恢复功能的关键因素是“肝细胞的毛细胆管化”。
据李海介绍,尽管慢加急性肝衰竭有50-70%的高死亡率,但仍有30-50%患者可以存活。因此最近三年,团队进一步研究“是什么因素让这部分患者存活下来”。
李海说,肝脏有很强的代偿功能,只要有20-30%的肝功能恢复就可让患者存活。决定能否恢复的关键是“肝细胞的毛细胆管化”。
该结构的形成,代表肝细胞真正能发挥功能,即所谓的“功能性肝再生”。代表再生的肝细胞不仅可以发挥合成氨基酸、代谢有害物质的功能,而且能将胆红素、胆汁酸等有害物质顺利排泄至胆道。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发生肝坏死的被研究对象,在2周内肝脏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再生,但是只有5例存活的对象真正具有“肝细胞的毛细胆管化”,而死亡及治疗无效进行移植的患者无法形成该重要结构。
“功能性肝再生”是决定慢加急性肝衰竭存活患者关键因素。这一成果的发现为今后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仅可以开发促进“肝细胞的毛细胆管化”的靶向药物,而且可以通过改善病变肝脏局部的微环境,让肝脏本身促进“肝细胞的毛细胆管化”的形成,而干细胞的治疗为后者提供了很大的可能。
来源:澎湃新闻网 2017.02.20
原文: 中德发现肝功能再生关键因素,有望降低末期肝病患者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