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肖国兴教授访凯原法学院作学术讲座[图]

04.06.2015  12:05

6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竞争法律与政策中心系列学术讲座第27讲在凯原法学院204教室举办,由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的肖国兴教授带主讲“竞争优势的政治经济与法律维度”。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常务副院长、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先林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剑教授、副主任侯利阳副教授担任评议人,相关学科的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等参加讲座。  

肖国兴教授介绍了竞争问题考量的研究背景。他认为,制度竞争比行为竞争更能降低交易成本,制度优势是最大的竞争优势;而制度优势是政治、经济与法律优势的结合,综合起来就是国家优势;从制度竞争与制度优势,扩大产权交易的自由和边界,变产权效率为法律效率、政治效率,是竞争法律制度设计的出发点;中国竞争与反垄断法的出路在于从竞争制度到制度竞争,反政府壁垒和行政垄断是根本。  

肖国兴教授介绍了市场竞争从行为竞争到制度竞争的演化以及从合理性审查到违法标准的判定。竞争与反垄断是任何市场经济国家克服市场失灵、政府组织与经济法律制度正当性的依据。他认为,无论怎样解读竞争优势,它都与经济价值有关,竞争优势能比处于同一产品市场边际竞争者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的能力。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它创造并延续企业的竞争条件,企业与国家的共同课题就是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交易成本。随后,肖国兴提出,竞争优势以制度优势为前提性。他认为,制度是竞争的时间和空间,是选择的集合、行动的指南、交往的结构,也是社会博弈规则。制度作为资本优势的过滤器,同时又是优势竞争优势,反之竞争优势必定是制度优势,因为竞争优势是制度绩效大于制度成本的制度,制度设计其实就是在计算规则的成本与绩效之比。  

肖国兴教授还指出,竞争优势受制于权力与市场的博弈。他认为,治理制度结构决定制度优势,法律的进步离不开制度的进步。国家优势在于制度优势,更在于政党、政治的正确性和正当性。权力制度决定市场自由边际,权力与市场的边际其实是权力与产权的相互影响,所以现实中的竞争劣势来源于政治结构洞,应该从根源上杜绝企业操纵政府。最后,他针对中国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经济治理应当从分利者走向公共利益,国家的竞争力在于聚合资本,而不是分散资本,聚合资本的前提是公平分配,因此公共选择的核心是明知公共决策者、公共决策或者公共物品供给。其次,法律应当明确自己的定位,是规划社会变迁还是确认社会变迁的结果。国家若想维持性创新要走向破坏性创新,设计良好的制度与规则产生一个有效率的、增长迅速的市场秩序。  

主题演讲结束后,李剑和侯利阳分别就讲座的内容畅谈自己的感想并发表独到的见解。他们认为,肖国兴教授的演讲内容超越了一般视角,并且关注到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一复杂问题,有助于跳出反垄断法来看反垄断法,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效果。  

肖国兴教授与在座师生互动交流,王先林作简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