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师兴奋 让学生过瘾 答记者问式的“超级大课堂”开启思政课新模式

30.04.2016  13:22

      “老师,最近有些微博大 V的账号被封是否合法,是否侵犯了公民言论自由?”“老师,农村资源有限,如何打破放牛娃放牛———娶媳妇———生娃———放牛的循环?”“我很赞同从严治党,但是会不会出现领导干部怕犯错而不做事了?”……这些“麻辣烫”问题就是在“思想理论热点面对面”活动现场,学生送给老师们的“炮弹”。“学生提问不设限,老师有问必须答”是“面对面”课堂的最大特征。

思想理论热点面对面活动现场


   不绕弯、不回避“面对面”直面学生内心困惑
  “面对面”课堂上学生的提问都反映了他们对于个人处境和社会现实的相关思考和困惑。“老师,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全面建设小康,不能让一个地区、一个人群、一个人排除在小康之外。从我们家乡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对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完全没信心。”虽然学生理解问题的逻辑单一而且有点偏激,但是老师背书式的回答显然不会过关。
  “面对面”老师们从不同角度给了这位学生认真的回答,社科学院大学文化素质课老师王聪聪先是用温州经济发展的例子回答了这个问题,“温州从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困境中走出来,变成现在全国领先的经济发达地区,靠的是人的作用。穷则变、变则通,观念变了,就能抓住机遇,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学生似乎并不是十分满意,王老师脑海里记忆一闪,就讲起了自己表弟的故事,“我表弟比在座的同学大一些,1991年出生的,他在农村长大,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表弟现在在郑州新建的富士康打工,一个月收入四千,他去年刚刚结婚,并在县城买了房,这不是特殊现象,而是普遍情况,他们靠的就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慢慢改善自己的生活,奔向小康。”
  在老师直爽的回答下,现场不自觉响起了掌声。在平时的思政课上,如果学生提问的话,往往都是讲完之后立刻就坐下了,但是在“面对面”课堂上,老师是看着学生的眼睛在说话,双方在交流,“我能清楚地看到学生起来和坐下的时候眼睛里的目光会有变化。”社科学院院长陈大文教授讲道,“我们从来不指望几分钟的解答能够让学生完全信服,但是我们欣喜于‘面对面’之后这种积极的转变,这是我们要一直把‘面对面’课堂做下去的动力。”

 

参加思想理论热点面对面活动的教师团队


   拼积累、拼真诚大课堂产生多重“溢出效应”
  “以前思政课堂上的常态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爱听不听。但是在‘面对面’课堂上,学生问,老师答,老师有问必答已经成为新常态。”陈院长很是欣慰。这种新常态有多重超乎于寻常课堂的效果。
  其一是学生大呼过瘾。“面对面”课堂为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问题“洪流”开了闸,“‘面对面’课堂作为开放式的课堂,场面大,老师多,学生冲着这种新鲜感就来劲了,能看得出学生比一般思政课堂更积极,打瞌睡的非常少,低头玩手机的也没有了。只要气氛带动起来,就根本收不住。”陈院长向我们描述了“面对面”课堂的热烈氛围,一开场两三个问题过后,学生当中就迸发出各种问题,现场气氛持续升温,快到结尾的时候会出现个别小高潮,让大家真正找到了不想下课的感觉。那些还没来得及问的问题就会自然而然从“面对面”课堂带到了平时的思政课上,从而也提升了思政课的针对性。

现场学生踊跃提问


  其二就是老师更紧张了。虽然会提前确定一个主题,但是现场学生的提问是不确定的,这对习惯于照本宣科的老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问题答的好不好,在场的众多学生和前辈同行心里都有一杆秤,由此老师心里的紧张感倍增。在5期“面对面”活动当中,发生过平时课上口若悬河的年轻老师突然“断片”的现象。一个让学生满意的回答,除了需要老师对一些理论问题有深刻的研究、通晓各种生动案例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之外,还要求老师具备临场发挥和高超的场面控制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把紧张感转化成为兴奋感,把压力转化成为动力才能在“面对面”现场从容自如。当然,“面对面”课堂还考验着教师的人格魅力,因为只有一颗真心才能呼唤另一颗真心。


  “面对面”活动,一方面是市教委超级大课堂在上理工的试点,另一方面它还融合了市教委德育文化项目,即中国古代诗词艺术与思政教育项目,正在为传统的思政课注入新鲜血液。目前,社科学院也在进一步完善“面对面”活动,“2016年的‘面对面’活动将更加聚焦选题,要向学生征集问题,选取大多数人感兴趣的话题,增强课堂的深度。另外我们要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获得锻炼和启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把‘面对面’活动打造成为上理工思政课的新品牌。”陈院长充满信心地说。

 

新闻中心记者 王丹报道

转载自校报279期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