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太回忆抗日往事:祖孙三代先后七人被杀

03.05.2015  10:04

  由于腰疼,周淑玲卧病在床,但仍然断断续续给记者讲述她在抗联度过的岁月

周淑玲穿上军装,戴上她的勋章,为记者展示她年轻时的风采

  中国最后的

  苏联红军

  周淑玲

  东北抗联三军战士、苏联远东红旗军88独立旅战士

  1919年11月11日生于黑龙江省宝清县三道河子屯。

  1935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负责搜集情报和联络工作。

  1938年与东北抗日联军三军四师32团团长李铭顺结婚。

  1939年1月至1945年10月在苏联双城子医院学医和从事做被服工作。

  194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8月,随苏军反攻东北关东军,在虎林当苏军翻译。

  1947年1月任宝清县医院指导员。

  1950年2月后调到沈阳,在东北汽车总厂任过办公室主任、总支书记、纪委副书记等职。

  1980年在沈阳气体压缩机厂任党委书记。1983年7月离休,现居沈阳市。

  “我爷爷周芳禄、爸爸周庆发,还有4位叔叔,当年都是抗联的情报人员。一家子都是干这个的,祖孙三代为了打日寇、斗敌伪,先后有7个人因为抗日牺牲在三江平原。”回忆起这些事情,抗联老战士周淑玲总是说,中国被占领了,我们必须反抗。

  就这样,因为不甘心当亡国奴,十五岁少女毅然走上抗日战场。

  如今已经96岁的周淑玲,虽然只能用只言片语回忆过去在抗联的岁月,但过去的苦楚她并没有忘记。

  探访 卧病在床 仍然记得老战友

  在沈阳市和平区的一个老旧小区里,记者探望了周淑玲,96岁高龄的周淑玲是还在世的中国苏联红军中最老的战士之一。

  周淑玲居住在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中,房子装修简单,木地板已经有20多年历史,保姆擦得一尘不染。墙上挂着赞颂她和老伴儿李铭顺是“抗倭名将”的诗词,还挂着梅德韦杰夫与她共进早餐的照片。

  周淑玲躺在南卧室的病床上,床头的电视刚刚正播放着一部抗战剧。前一段时间,她总是腰疼住过院,最近只能看看电视当做消遣。

  看到记者前来,周淑玲喊保姆将病床摇起来:“来了客人,我得起来,不然太不礼貌。

  “这个人,我咋不认识,李敏嘛,她在哈尔滨住。”看到记者带来的抗联老战士的照片,周淑玲很兴奋,夸赞李敏“精神”,而自己身体不好,连楼都下不了。

  在和记者交谈的过程当中,老人总是重复讲一些故事,她的家人感到很过意不去。抗联的岁月在她心中留下了太深的记忆,以至于70多年过去了,仍然难以忘却。

  回忆 参加抗日 祖孙3代7人被杀

  1919年,周淑玲出生在黑龙江省宝清县三道河子村。她的父母生下了8个孩子,但是有6个没有活过10岁,都是因疾病和饥饿死去,周淑玲的母亲也早早去世,周父带着周淑玲和妹妹相依为命。

  “我爷爷周芳禄、爸爸周庆发,还有4位叔叔,当年都是抗联的情报人员。一家子都是干这个的,祖孙三代为了打日寇、斗敌伪,先后有7个人因为抗日牺牲在三江平原。” 回忆过往,老人自我宽慰,“干革命哪有不牺牲的?占领我们中国了,我们必须反抗。

  1934年,15岁的周淑玲正式加入抗联队伍。因为是女孩,目标小,她就成了一名侦察员,专门搜集日军情报以及联络工作。

  有一次冬天临近傍晚,她发现离家不远的土道边有10多辆日本卡车,有20多名鬼子押车。第二天,抗联的一个师长郝贵林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被装和弹药全部缴获。

  抗联行军 渴得只能喝尿

  “来之不易!那时候太艰苦!”周淑玲连说了三个“来之不易”,老人年纪大了,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楚,只能用只言片语回忆过去在抗联的岁月。

  夜里行军,遭遇敌人搜山,抗联战士只能躲起来,连马都会趴下来躲在草丛里,等敌人走了再站起来。在抗联没有任何食物的时候,只能将战马杀了吃掉。

  “我们没有力量了,牺牲很大。”一次行军,渴得没有办法,战士得喝自己的尿。

  1938年,11月,在周保中的撮合下,周淑玲和抗联李铭顺结婚。两人一起生活了50年,在林海雪原战斗、在苏联一起训练,后来又一起建设东北。

  1939年冬天,李铭顺当了抗联三军32团的团长,抗联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东北零下40℃,但日本人不停地扫荡,到处寻找藏粮食的密洞,不少粮食被敌人挖走烧掉了。

  在团里另外一名战士李在德的回忆中,战士没有冬衣,冰天雪地里还穿着单衣,有的战士穿着树皮做的鞋,不断出现新的脱逃和叛变,眼看全军就要面临冻饿而死的境地。

  有的战士临走的时候,会在地上写几个字:“领导,对不起,我实在受不了了,我有爹娘,我得回家了。”当时李铭顺勃然大怒,要把他们找回来军法处置。

  周淑玲劝住了怒火中烧的李铭顺:“谁都有爹妈,人家愿意干就干,不乐意干你不能强迫人家,更不能伤害人家。

  李铭顺停了她的意见:“你说的对,枪毙有什么用呢,不就失去了一个同志吗?走就走吧。

  接收东北 差点命丧“自己人”手中

  “没有苏联,我们抗联就真的完了。”周淑玲记得,李铭顺是最早带领一批抗联战士进入苏联。在得知苏联有可能接纳抗联战士之后,李铭顺又潜入黑龙江,找到周保中的部队,周保中前往苏联,最终抗联成为远东红旗军88独立旅。

  周淑玲在苏联训练也“骁勇善战”,侦察、爆破、跳伞、报务、救护,多个项目都不错,被大家称为“军中花木兰”,曾经获得苏联红军银质奖章和跳伞英雄称号,同时周淑玲又是李铭顺的贤内助,也是勤务员。

  爱人李铭顺经常返回东北侦察。周淑玲记得,爱人总是来去匆匆,半夜突然回来了,穿着日本人的衣服,有时候穿着苏联人的衣服,有时候又穿着东北猎人的衣服。情报为日后反攻立下汗马功劳。

  8月9日,李铭顺随同苏联飞机空投到东北,她穿着苏军制服,负责接收虎林地区,她在那里担任苏军翻译。本来以为胜利就在眼前,她却经历了最危险的时刻,地下党的县长受伪政权的威逼利诱,叛变了,与土匪勾结起来,准备消灭他们,等待国民党前来接收。

  凭借在东北接受的训练,机警的周淑玲感觉到了不祥的预兆,她连夜带着孩子逃入森林中。好在驻扎在另外一个城市的李铭顺“救驾”,消灭了敌人。

  晚年 经历太多苦 床头放着糖

  解放后,周淑玲和李铭顺都留在了东北工作。

  两个儿子战争中夭折,老人对后来的孩子非常宠爱,但是也有发脾气的时候。她的儿子说,有一次他不想吃饭,老人发了火:“我们打仗的时候,一星期就吃到一个萝卜。皮带、鞋底子都被吃掉了!

  床头柜上放着最多的就是各种药品,还有一小袋QQ糖,儿子说,可能那时候母亲太苦了,有时候会含一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