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厢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50面锦旗汇聚不寻常的故事
原标题:50面寻常的锦旗,汇聚成不寻常的故事
经过工人们改造,东街的房屋焕然一新。
光启路上的厢邻院丰富了老城厢居民的生活。
杂乱无章的电线由专业人员统一检查维护。 海沙尔 王一 摄
在黄浦区豫园、小东门老城厢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里,高挂着50面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段鲜活的故事,都是居民最真实的居住感受。
这些在“重塑老城厢”行动中所发生的故事,充满着对老城厢新家园的期待,也凝聚着一些居民对拆违工作从抵触不理解到全力支持的变化。这一段段故事,演绎着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面对问题所释放出的合作与理解,真情与智慧,更描摹出城市欣欣向荣的美好力量。
难
协调工作一定要做到极致
在小东门街道,涉及违法搭建的有几百处,从办公地到辖区最远端的直线距离是近千米,一天下来,拆违人员平均要在烈日下走上几十里,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也不记得自己哪天曾休息过。拆违人员都在努力做到有难必解,有问必答,有事必办
7月11日上午,黄浦区东街。手握水杯的高勇站在自己家对面,关注着拆违的进展。
高勇在东街是个“名人”。他热心肠又仗义,在街坊中很受欢迎。而他的“出名”,有一部分是因为他眼前的这栋房子。
走在老城厢,远远地就能看到东街116号搭建的5层12米高的“炮楼”,这就是高勇的家,被邻居们开玩笑地称为东街的“东方明珠”。
2016年1月,小东门街道拆违工程开始,高勇的“东方明珠”被列为重点整治对象。小东门城管中队工作人员找上门来,对他宣传拆违政策,告知他3层以上的违法搭建必须全部拆除。
约谈了30多次,高勇不为所动。他拒绝整改,甚至还曾情绪激动地扬言:“谁敢拆我的房,我和你们同归于尽。”
拆违人员一再碰壁,饱受曲折甚至委屈。但这个难点必须攻克。队员们不折不挠继续上门,要么照旧铩羽而归,要么干脆吃了闭门羹。
怎样解开这个“死结”?
小东门城管中队长蒋阿龙心里很清楚,只有以情服人这一条路可以走、可以坚持。因此,蒋阿龙三天两头往高家跑,和他谈心,切实地帮助他解决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还干脆帮他重新规划拆违后的房间,还进行了室内设计。看到蒋阿龙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高勇的态度逐渐软化……慢慢理解到这项工程的意义之后,高勇终于转化了固有的想法,同意签约拆违。那天,眼看着自己违法搭建的2层楼被拆平,他“心里却暖暖的”。
几天后,一面写有“拆违政策化,工作人性化”的锦旗出现在小东门街道,“这就是我的心声,如果政府部门都能这样工作,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高勇说。
今年,黄浦区确定的市级重点区域整治范围为东至中华路、南至复兴东路、西至三牌楼路、北至方浜中路的围合区域内的豫园和小东门老城厢区域,面积20.8万平方米,涉及两个街道、2.7万户籍人口。
这一老城厢区域里,违建数量特别多,已认定的违建有2056处,且年代久远、情况复杂,不少房屋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而且也有很多和高勇一样认死理的人。
耐心约谈沟通,重视“居民诉求”,是拆违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最难的部分。“以前觉得动迁是‘天下第一难’,现在才知拆违才是‘第一难’,而老城厢拆违更是难上加难。”老城厢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简永清这样感慨。
拆违工作到底有多难?
据工作人员介绍说,在20.8万平方米的区域范围内,违法建筑存在点多、面小、外借量大等特点。许多违法搭建年代久远,房屋本体互为依靠,拆违的危险性不小。同时牵涉到的居住者情况也较为复杂,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和经济条件差的人,确实有着真实的困境。“一般的违法搭建多数为牟利,而这里的违建多数只为生活。”
简永清举例说,“一位阿婆住在学院路不到20平方米的房子里,里面一共有5口人,其实是两家人。阿婆和老伴住在房间的一头,她的弟弟弟妹和孩子住在另一头,中间就靠一个帘子区隔开来。没有厨房,也没有卫生设施。后来,这位阿婆就在自家门口搭了一个简易隔间当作厨房。像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我们拆违的时候就要面对很复杂的人与人的关系、与利益的关系。他们确实很难,但我们又必须为他们从长远考虑,解决住房中的实际问题,也要解决这样的安全隐患,守住安全底线。”
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运用城管主攻、街道牵头指挥、职能部门配合、法律支撑的运作模式,坚持拆违先行,先拆后修,先拆后建,拆违与服务民生同步。
于是,难上加难的协调工作就一定要做到极致。
在小东门街道,涉及违法搭建的有几百处,从办公地到辖区最远端的直线距离是近千米,一天下来,拆违人员平均要在烈日下走上几万米。蒋阿龙已经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鞋,也不记得自己哪天曾休息过。拆违人员都在努力做到有难必解,有问必答,有事必办。
这种努力,居民们都感受到了。比如,像高勇这样的被拆违居民,从暂住处回来看看自家老屋拆违、整改、维修状况的时候,总不忘特意再去看看拆违人员,道一声辛苦。对高勇来说,拆违队员已经变成了贴心的朋友。
细
细致成了关键一环
拆违工作不仅仅是“面子”上的活,“里子”是更关乎居民的生活质量的事。为此,在“重塑老城厢”行动中,居民们看到、感受的其实不是“拆”这个事,令他们惊喜和感谢的是“拆”之外的那些努力。那些努力,带给他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善,带给他们真真切切的良好感受
今年5月的一天午后,一对老夫妻带着一面锦旗来到了豫园老城厢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他们要向指挥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送上由衷的感谢。
故事还要从20多天前说起。当时,老城厢环境整治的拆违工作已经推进到了学院路118号门前。学院路114、116、118号3间民房前赫然搭建的两个厨房正是这次整治拆违的对象。一番沟通之后,3户人家同意将违建的灶间拆除。
然而,问题来了,这3间砖木结构的棚户简屋是民国时期搭建的“祖爷爷”级的老房子。解放前夕,房主将简屋分别出租给3个租客,随后前往美国。3间老房子长期未经修缮,状况极差。由于属于私房,负责公有产权房修缮责任的物业公司是不予整修的;由于没有产权,租客也都不愿意自掏腰包修缮房屋。而为了扩充原本狭小的生活空间,租户们又私自搭建了灶间,横在人行道上,严重阻碍了通行。
但另一方面,正是有了违建灶间的依靠,老房子才依然支撑着没有倒塌。如今,这3间老屋已经成为摇摇欲坠的危房,陈旧的瓦片已经经不起岁月的冲刷,房子四周的墙面开始歪斜。
拆违的难度一目了然。3间简屋根茎相连,拆动任何一个违建厨房都有可能引起3间房屋的倒塌。
指挥部请来了监理人员对房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确属危房;施工方察看后也认为该房一碰就倒,采用先加固再拆违的方案肯定行不通。
这要怎么办?拆违人员想出了办法,先加固了114、116号的边墙,并对其内部重新改造,使其有了可使用的灶间,帮助他们完成“动迁”,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再请来施工队将118号的危房全部推倒重新建造。
20多天后,当118号的杨老先生看到了昔日摇摇欲坠的危房,如电视中“梦想改造家”般,变成了颇具时代特色的靓丽新房时,他感叹“一切都值了”。
95岁的老人谭美珍的“我真的满意了”,以不同的话语,道出的是与杨老先生一样的心情。
几个月前,学院路148弄,95岁的老人谭美珍回到自己的老屋,被邻居好友们祝贺“乔迁新居”——约7平方米的小屋内,墙面、屋顶白净亮堂,地面平整,新装的水斗和见缝插针的固定杂物柜恰到好处,通往二楼的实木楼梯特意加装了扶手,佛龛由一块小木板换成牢固的木架子;房间一角的独立卫生间里,抽水马桶、左右扶手、淋浴器等,在谭阿婆看来,该有的都有了。
提起以前的老屋,谭阿婆的儿子直摆手:“不提了,跟现在没法比,冬天漏风夏天闷热;屋顶漏水,外墙松脆,一摸就掉墙皮;上二楼阁楼的梯子吱吱响,人在二楼也不大敢动,一动地板就晃,去看看老人,很担心房子质量,也担心老人的安全。”
豫园街道根据谭阿婆的实际情况,专题讨论,制定专项方案,决定借此机会把老人的老屋好好装修一番——一个多月后,就有了电视里“梦想改造家”中狭仄破旧老居换新颜的现实版。如今,谭阿婆送来了锦旗,感动溢于言表:“家里要动,第一反应总是反感,但他们工作做得这么细致,我真的满意了。”
细致,成为了拆违工作中的关键一环。拆违人员为每户人家重新规划布局,在既有房屋内嵌入所必需的生活设施,甚至还邀请过“梦想改造家”的设计师来提方案。
在豫园、小东门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需要拆违的每户人家都有专门的档案,包括各类协议、文件、照片等资料,“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始终坚持拆违与消除安全隐患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
拆违工作不仅仅是“面子”上的活,“里子”是更关乎居民的生活质量的事。为此,在“重塑老城厢”行动中,居民们看到、感受的其实不是“拆”这个事,令他们惊喜和感谢的是“拆”之外的那些努力和工作。那些努力和工作,带给他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善,带给他们真真切切的良好感受。
快
把困难想得全一点,想在前面
在老城厢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会议室的墙上,推进表上实打实的进度书写着“重塑老城厢”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拆违户数最多,情况最复杂,但是拆迁速度最快、现场最稳定。短短几个月,已拆除违章1790处,2.3万平方米
在老城厢的拆迁现场,所有的感受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快速。
在老城厢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会议室的墙上,推进表上实打实的进度书写着“重塑老城厢”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拆违户数最多,情况最复杂,但是拆迁速度最快、现场最稳定。短短几个月,已拆除违章1790处,2.3万平方米。
这里是人们的百年老屋,世代祖居,人口稠密,任何疏忽轻则延误工期,重则造成混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困难想得全一点、复杂一点,想在前面,超前服务。
拆违伊始,这支从各个街道以及黄浦区城管执法局、房管局、南房集团等单位抽调的“百炼”精兵,开了一个誓师会,公布“廉政八不准、纪律十做到”。在空前严格的政策培训的同时,一系列超前服务的制度建立了——各部门联合办公,全天候一条龙服务,每晚各部门通报例会等等。
在见证东街拆违工作的居民施芸兰老人眼中,“这一切改变得太快了”。
施阿姨今年83岁,上世纪50年代结婚后就一直居住在东街,曾经,这里安静、整洁,房间虽不宽敞却被施阿姨打理得井井有条,但自从东街开设旧货市场后,环境就一天比一天差,最后甚至成了肮脏不堪的“垃圾街”,蚊蝇成群、老鼠到处乱窜,甚至还会从窗口窜进施阿姨家里。就算这些都能克服,最让施阿姨担心的还是摊贩占道,消防车、救护车都开不进来,“人命关天啊!”
但在去年9月,施阿姨发现,这一切发生了变化,拆除东街旧货市场成为了现实。施阿姨感叹,“没想到,一个月内就劝走了所有摊贩,一下子就清净了”。
接着,拆违组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东街的改造,整个东街被开肠破肚,全部打开翻了个遍,排水更换成大污水管,重新做了地下井,调换新的自来水管,埋下了居民日夜盼望的煤气管道和通信电缆等等。
半年多后,一条平坦整齐、宽阔通畅的马路展现在了人们面前。施阿姨还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人走在东街,还向她询问东街在哪,因为这里就如同换了一张新面孔。
现在,在施阿姨家里,能够照得到阳光,屋里亮堂了很多,再也不用担心老鼠和蚊蝇,点了几十年的蚊香终于不再派上用场,有空时,还能和邻居们一起在门口乘凉聊天。用施阿姨自己的话说,这是“沧海桑田、东街巨变”。
新
出门见“绿”不再是奢望
在老城厢,你总能听到群众由衷地说:“干部都像你这样,我们没什么话说……”其实不是得到了什么实惠,相反,是拆违人员严守政策、亲切耐心的态度,赢得了群众的尊重
如今,从黄浦区的东街走进老城厢整治地块,面貌已大不一样。“过去这里楼上是违建群租、楼下是马路旧货市场,抬头看不见天空,只有电线、雨棚、遮阳篷……”住在老城厢的居民这样形容。
但现在,东街道路通畅开阔,路两旁的一排排房屋,外墙全都搭起了脚手架。老城厢居民们都懂得其中的讯息:“脚手架搭起来可是好事啊!如同病人手术后缠绕的绷带,表明内部已经治理好,正进入外部的最后修缮阶段。”
前不久,外墙搭起的脚手架已经逐步拆除,居民们已经看到了“东街新面貌”。
而那些已经出现在老城厢区域的绿色,则让他们眼前一亮。例如,在学院路上,以前的小摊小贩集聚地,现在增设了开满鲜花的波浪形花箱和便民的锻炼设施。在街角的某处,不经意就能遇见一两棵葱茏绿树和茵茵绿草,它们就是工作人员想方设法在有限空间里增添出来的“口袋公园”。
一处处、一丛丛的绿色植物,让今天的老城厢居民出门见“绿”不再是奢望。
此外,一些崭新的居民生活服务站也出现在老城厢地区,辐射周边居民,带来生活上的便捷,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比如,光启路上的“厢邻院”,有100多平方米,内设心理咨询室、健康咨询室、电子阅读室等,门口还有个小广场,可辐射周边5000多户老城厢居民。
再比如,停车问题也是老城厢的老大难。豫园作为知名老城厢,停车难一直困扰着周边的居民。对豫园街道下属17个居委的排摸显示,机动车过夜停车需求缺口较大,除了旧里的老式住宅小区不具备停车条件,2005年之前新建小区停车位也明显不足。目前,17个居委居民需求为2372车位,但现有车位总数只有1860个。
通过“大数据”+“大社区”模式,黄浦区发现,豫园商城地区商务楼停车场共有车位1155个,夜间空余车位约709个。通过协调统筹、就近匹配,居民可以通过居委提出申请,给自己的车找到车位。
如今,在老城厢综合治理指挥部,墙上的锦旗几乎每天都在增加。细读起来,字里行间尽是发自肺腑的谢意,而朴实的语言述说的其实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学院路150号。做殡葬生意的余家寿,因为以前路窄送货车都开不进来,现在进货送货都畅通无阻,方便了许多;
东街某户。感谢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拆违干部细致解答政策,并帮他填写相关手续;
光启村某户。住户李老太家的违搭主要是厨房间,听说要拆,老太不乐意了:“把厨房‘塞’回房间里,风水不好。”指挥部态度也坚定:肯定要拆,但增设厨卫的方案,可以商量。他们特别设计了几套施工方案交到李老太面前,最终双方认可了在楼梯后增设厨卫设施的方案。考虑到安全性,指挥部还送了电磁炉给李老太。李老太由衷地感谢这份周到。
“百姓的事无小事”,从这些锦旗和许多感谢信里读到的是拆违人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然而,灵活并不等于放弃原则。老城厢改造,对于政策的执行也三令五申、空前严格。
在老城厢,你总能听到群众由衷地说:“干部都像你这样,我们没什么话说……”其实不是得到了什么实惠,相反,是拆违人员严守政策、亲切耐心的态度,赢得了群众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