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龄老人捐献遗体 遗体可实训14台高难手术

13.10.2016  13:36

  东广聚焦,再来关注遗体捐献。

  前天晚上,瑞金医院神经外科监护病房内,全体医护人员为一位79岁的老人送行,向她深深鞠躬致敬。老人因脑出血抢救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让人敬佩的是,她没有像常人一样选择落土为安,而是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了医学事业。先来听东广记者吕春璐的报道:

  [瑞金医院麻醉科李一亮医生说,四年前她的父亲和母亲就决定去世后将遗体捐献给医学院。当时听到这个消息自己也非常震惊,可是老人却很坚定,说自己久病,命是医生救回来的,应该帮助一下医生。女儿是交大医学院培养教育的,就把遗体捐献给交大医学院。而在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的当年,父亲就因为肺癌去世,捐献了遗体。

  (四年前我父母一起办的,跟我说了这件事情,后续的事情要我经手,要求我帮她们完成这个心愿,当时我是有点惊讶,不学医的老人能够有这样的境界,我也是很敬佩,我反复和她们确认,你们考虑清楚了没有,他们说只要医学需要,她们都可以的。)

  瑞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生孙青芳告诉记者,老人的选择很不容易,而李一亮身为医生,对遗体的用途非常熟悉,她的理解与支持需要胸怀,非常值得敬佩。

  (我自己今年从医32年,在我身边碰到的第一例,而且是从事医学工作的,像其他不学医的人,不知道遗体捐出去做什么,我们自己知道,我是发自内心的对这个家族,对这个长者敬佩,真是很不容易。)]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你更让我们知道以后要为了谁。”这句话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但医学生懂,遗体捐献者被他们称为“大体老师”。认识第一根神经、切开第一条动脉、熟悉第一个脏器,几乎所有的医学生都离不开“大体老师”的栽培。它们无声地在解剖课上教会大家读懂生命的意义,这也是现在医学生快速成长的唯一方式。

  孙青芳医生介绍,以神经外科为例,李一亮母亲的遗体上可进行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不同角度位置的14台高难度颅底手术,帮助医学生快速了解颅底结构。

  (对我们神经外科来说,最难胜任的是颅底的神经外科,颅底手术涉及到脑神经、血管,颅底操作在活体上一开始操作是非常难的,如果你不熟悉轻的导致残疾重的导致死亡。对学生来说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医学院校解剖教学之外,遗体捐献后的主要流向为临床病理诊断及解剖、塑化教学及科普教育展览等。送去什么科室、做什么手术,全由医学院安排,李一亮说,父母对这些都表示没问题,这样的境界自己还达不到,只曾想过器官捐献,还没想到遗体捐献。

  上海的遗体捐献者在青浦区福寿园内有一块公共墓地,包括复旦大学老校长谢希德教授在内的一些名人大家长眠于此,李一亮也将那里选作父母的最后归宿。她说,每年扫墓的时候,看到这么多为了医学奉献最后一点光、一点热的人聚集在一起,心里很温暖。

  有数据显示,遗体捐献登记人数只占我国人口的0.01%左右,而实际捐献的遗体只有遗体捐献登记人数的4%到20%。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份关于制定遗体捐献法的议案,得到30多位代表的附议。有代表指出,由于没有一部全国性的遗体捐献法,很多有捐献意愿的人因为程序繁琐、权利得不到保障、找不到合法捐献途径等多种原因,不得不放弃捐献。立法能让这项工作更加便利,进而形成一种自愿捐献遗体的机制和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遗体捐献的发展。

  上海的遗体捐献工作自1982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截止去年,已累计登记遗体捐献3万4千零3人,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累计实现8527人次。不过,现在医学院里的“大体老师”来源都是遗体捐献,相比于实际的需求,还有不小的缺口。

  一位“大体老师”生前曾说过,“为了不在病人身上错划一刀,宁愿医学生在我身上千刀万剐。”正是“大体老师”的奉献,推进着医学的进步,也让很多家庭重获幸福。

  以上是东广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