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户籍老人将超530万 老人精神如何不空巢
80岁的独居老人戚阿婆家住潍坊三村,平日看个小病独自一人去社区医院,有时还搭乘公交车去浦东仁济医院看病。虽说子女们经常来看望她,但总不能天天陪着,也是无奈。那天在小区碰到过去的小姐妹林阿婆,说起日托所的事,戚阿婆死活不肯去,“我还年轻,怎么去那种地方”,在戚阿婆的心里,日托所好似敬老院,去了,似乎再也回不来了似的。在林阿婆的劝说下,两人约好先去看看,探个究竟。结果,待了一天,戚阿婆甚是喜欢。
在日托所,她碰到了好几位因动迁而久别的老邻居。在温暖的房间里,他们一起说着话儿,唠着家常,看看电视,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与子女沟通后,第二天,戚阿婆就交了费,“住”进了这家潍坊三村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
90岁的宁波阿婆手握一把紫砂壶,可以一刻不停地聊她的家谱和老上海的故事。该中心可容纳20余位老人入托,规模并不大,却配备了6、7名服务人员。服务团队由设施长、社工师、康复师与护理员组成,为在托的22名老人提供日间照护,包括社工活动、团体康复、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服务。
嗑瓜子、喝茶、聊天,这里的生活让老人们安心舒坦。今年82岁的凌伯伯是这家日托所的“老住户”了,由于曾患中风,语言表达和肢体活动能力受限,平日里工作人员对他就格外留心。有一天,他突然脸色苍白,左手不停地抖动,幸好被护理员第一时间发现,随后及时通知家属,并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经过医生的抢救和诊断,老人转危为安。
每天早上,老人们陆陆续续进入照护中心,并“打卡”报到。发现有老人还未来报到,工作人员会打电话问情况。“陈阿婆,你今天血压有点高,药按时吃了吗?”,每周二,社区医院的医生会来这里义诊、开药,免去老人奔波之苦。每天,工作人员还为老人们安排不同的游戏,带领他们做做健康操、画画、做手工活、参加读报小组。
每天早晨,工作人员会给老人们量血压,社区医院的医生也会定期前来义诊。不久前的“三八”节,工作人员策划了一次集体生日会,为80岁的戚阿婆和90岁的樊阿婆过生日。两位老人又惊又喜,忍不住泪水纵横。老人集体戴上“皇冠”,齐唱生日歌,一起做小游戏、吃长寿面,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潍坊三村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位于浦东南路1475弄10号1楼,成立7年来,一直作为传统日托机构运营。2016年初,潍坊新村街道委托上海福苑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开启了转型升级之路。
82岁的凌伯伯与老爱人双双“入住”日托所。老人们把这里称为“托老所”,就像小朋友进幼儿园一样,早上去,晚上回家,子女就可以放心上班了。
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预计到2020年,全市户籍老人数量将超过530万。届时,空巢现象会更加明显。“老有所养”、“养有所医”,让每个人都有尊严地老去,是每个家庭都关注的话题。
在康复师的带领下,老人们每天做做腿部康复训练。完善的医疗和养老体系,可以让上海的老人衣食无忧。然而,再好的物质生活也难以抚平老人们内心的孤独,这是目前上海为老服务面临的困境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