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的电线木头
建国前路边的电线木头
上海是中国最早使用电灯的城市,1882年7月26日,上海电气公司在外滩到虹口招商局码头一带,立杆架线,在6.4公里长的供电线路上,安装了15盏弧光路灯,1882年7月26日,上海首次试燃15盏电灯,第一批照明电灯出现,在礼查饭店及花园内就点亮了7盏,开创了上海使用电灯的历史,1901年中国第一部电话还是在礼查饭店这里接通,通电的那天晚上7时,电厂准时供电,15盏路灯一起放光,许多市民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带着羡慕和好奇的神态,争睹这些明亮如月的路灯。电灯以耀眼的光芒照亮了这座城市,上海这座新型的城市光源将使面貌焕然一新。
民国期间水泥杆和电线木头杆并存年代
爱司公寓门口钢编结构电杆,民国初钢编结构电杆使用很广泛,电杆结构设计比较合理,电线故障维修爬上爬下很方便,上面电线还没架设。
现在全上海仅存最后各一根“方型钢筋水泥电线杆”与“工字型钢筋水泥电线杆” 盆汤弄里的老古董 南京东路步行街旁有一条老弄堂叫“盆汤弄”,里有10根保存良好而且至今还在使用的电线木头杆。这10根电线木头已有150年历史。
盆汤弄”石库门建于1864年,“盆汤弄”是上海混堂的发源地。晚清期间老城厢南市一带居民用“清水盆汤”浴,洗澡都到老虎灶里洗,设备很简单,只安置了二三只木质浴盆,并用布作隔遮,门口挂了一盏“清水盆汤”的油纸灯笼以为招牌,老虎灶里卖熟水、茶馆、混堂兼营,天热开放,浴客大多是黄包车夫、码头工人,每人一盆,甚为简陋。自开埠后,租界起用浴室,大都聚集在盆汤弄内,浴室堂口有常规的擦背、捶背、扦脚、敲脚、剃头、擦皮鞋等等服务,边上还有人不时将托盘递上,托盘里放着生梨、青萝卜、青橄榄等等小食。修脚师傅侍立一边,时刻准备着为老浴客施展挖、修、削等等独门秘技,所以不管是商人巨贾、还是平头百姓,都会来盆汤弄这里“清爽”一下。
1882年7月26日英商立德绿上海电力公司,在租界在南京东路沿线安装路灯,并在同年7月26日开始供电,“盆汤弄”还不列外安装了路灯,这10根电线木头得以保留至今,全依这老弄堂还没被列入地区改造,道路的路灯的确有点颇暗,无法与步行街璀璨的霓虹灯火相比,但它确点亮了人们回家的路。
请荡马路“数电线木头”上海人7、80年代荡马路叫“数电线木头”,侬最好夜里十点钟以后不要出来荡马路数电线木头,那时派出所有联防队大家都叫他们“七毛里”,就会叫你:“好早点回去了!”嘿,要是你犟头倔脑,不买账,那就不客气了,拉到派出所去处理,进去还不买账则关在派出所铁笼子里,第二天叫你单位、学校来人保你出来。老底子怎么爬电线杆
80年代以前常见什么地方突然停电,供电公司就会派电线维修工来,修电线要攀爬到顶部维修电线线路,不像现在都用上升降机来维修电线线路,那时电线维修工爬上爬下工具比较简单但很实用,一·电线杆登杆脚工具,二·木“踏板”工具维修电线线路,登杆脚用脚扣|脚爬组成,分木电杆、水泥电杆两种,木杆用的在钢制半圆弧内侧有齿,水泥杆用的半圆弧内侧套一段胶管,目的是防滑。爬电线杆还有使用“踏板”,即两块两头栓有绳子的木版,交替套到电杆上,人交替踏在板上向上或向下移动。
虹口武进路江西北路口方型电线木头,市政建设时这根电线木头没被拔掉保存了下来。
虹口长春路方电线木头架―圆电线木头
在闸北一条弄堂里还保存了二·三根方木电线木头杆,在弄内,这两根电线木头由于长年受到风雨侵蚀,杆身斑驳尽现岁月沧桑,而杆底护架也已被锈蚀,电线木头杆已废弃,杆身上还留有当年高压电缆的铠卷皮,杆顶还残存一个硕大的高压分支盒。弄内还留有二只杆底护架水泥墩电线木头给锯掉,“可别小瞧他们,这几根木质电线杆和水泥墩在沪上目前已十分罕见。
类似木质电线杆和水泥墩的电线杆几乎在沪上绝迹
徐汇、静安。黄浦现很难看见的三角棱形电线杆
光启南路上至今还在使用的圆型电线木头
有”文博专家曾经对它们的点评是:这些电线杆和附着物是上海近现代工业发展的象征,具有极高的保护收藏价值。可惜这地块正在拆迁,这几根电线木头命运堪忧。
资料来源:上海怀旧百度贴吧